秧歌剧《兄妹开荒》 表演者王大化、李波。(中华魂网《延安精神》)
文化沟广场上,演出秧歌的火爆场面。(中华魂网《延安精神》)
以文化自觉凝聚兴国之魂,指引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奋力前行
5月的延安,草木欣欣,河水潺潺。
位于杨家岭的中央办公厅旧址,人头攒动,热闹非常。如潮的游客排队进入一幢石砌的二层小楼,寻访那段流传至今的讲话——
时光倒流70年,那是1942年的5月,在小楼清爽的会议室和楼门前的小广场上,从各地赶来的文艺工作者先后参加了三次全体会议,探讨中国革命文艺的方向、道路和未来。
在这里,毛泽东同志先后发表两次讲话,最终整理形成《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并于1943年10月19日鲁迅逝世7周年之际,在《解放日报》上全文发表。
那时,年仅17岁的于蓝就是其中一员。她期待着在革命圣地,用艺术奉献表达爱国之志。然而,很快,她发现,当地老百姓看不懂自己的表演。
今年已届87岁高龄的于蓝回忆道:“当时搞文艺的很多人来自上海的亭子间,我们已经感受到与老百姓在思想感情上存在的差异,却苦于寻找不到方向。”
我们的文学艺术都是为人民大众的——毛泽东的讲话拨云见日,廓清了文艺工作者的困惑。他们纷纷走出书斋,投身沸腾的生活,走入人民大众之中。
《南泥湾》《翻身道情》……一句句激情洋溢的歌词在当时年仅20岁的贺敬之笔下喷涌而出,他仿佛一夜间找到澎湃于心的灵感。此后,中国第一部新歌剧《白毛女》诞生了。70年过去,这部歌剧从延安演到全中国乃至世界,影响几代中国人,成为经典。
今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的白墙上,一幅秧歌剧《兄妹开荒》的老照片吸引着游人的视线——
那是1943年2月5日,正值春节,两万多军民聚集在延安城南门外广场,观看这部反映陕北新生活的新编小戏。这次演出一改鲁迅艺术学院的传统风格,以陕北秧歌的鲜活灵动、黄土高坡的浓厚气息与农民熟悉的诙谐风趣深深感染了延安军民,产生了大大超出人们预料的轰动。
一种新生的文化理念由延安出发,以文学、歌曲、戏剧等文化形态承载起革命的斗志,形成强大而不可逆转的政治精神力量,穿越战火硝烟,传遍华夏大地,为抗战发出怒吼,为人民谱写呼声。
我们必须记起这个民族存亡的特殊时刻,才能更深切地体味讲话在全国掀起的文化巨澜。
鸦片战争以来,一小部分中国人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探索“西学东渐”、“师夷长技”,以“文化救国”,却终究事功未达,究其根本还是未能找到一条救亡图存的正确道路,也未能冲破传统文化的樊篱。
当代中国研究所学者曹光章说:“五四运动”开启了文化启蒙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第一步,却依然局限于一批知识分子的觉悟与观念,没能真正形成贴近民众的、系统成熟的文化理念表达。直到延安时期,毛泽东在革命斗争的实践中高度重视文化的力量,提出文化为人民服务的主张,指明了一条正确的文化救国的道路。”
70年后,中国共产党开辟的先进文化前进之路,在新时代新的历史高度有了新的阐释——
“文化自觉”醒目出现在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的决定中,这就是“文化的自我觉醒、自我反省、自我创建”。
从“三个面向”到先进文化,从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到提高文化软实力,从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不断丰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继承和发展着讲话提出的文化为人民服务的理念,愈加坚定、愈加清醒、愈加自觉。
“必须牢记,我们是为人民写,写人民,请人民评判。”年近九旬的贺敬之说,“必须牢记讲话教导我们的精神,才能更深切地体味它之于文化、之于中国的意义。”
虽然也曾有过曲折,但70年穿梭,灯火不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前,站在保存着当年模样的油汽灯下,毛泽东发出的论断依稀回响在后辈耳边——
“……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实行改造自己的环境……”
“讲话中有关文艺与时代的关系,文艺与生活的关系,尤其是文艺为什么人的论述,较早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白烨说,“无论时代风云如何变幻,它依然散发着思想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