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生命之源。作为江南鱼米之乡的嘉兴,水的话题一直是各届政府部门以及广大老百姓最为关注的热点之一。如何更好地做好“水”这篇文章,使嘉兴的河道和饮用水让广大市民真正感到舒心与放心,成了水利部门日常工作的重中之重……
3月22日是“世界水日”,也是“中国水周”的第一天。为了和市民朋友共同分享我市在水利建设方面的一些可喜成就,本月18日下午,嘉兴市水利局、嘉兴市水务集团特地邀请了南湖晚报的部分市民记者,实地参观了新塍塘新秀桥绿化节点、石臼漾湿地公园、新塍镇火炬村“蒲鞋浜闸站”等水利建设项目。
新塍塘新秀桥绿化节点:
尽显水乡雅致韵味
市民记者一行首先来到位于市区越秀北路的新塍塘新秀桥绿化节点。在市民记者们的记忆中,这个地方以前是嘉北粮仓的仓库,旁边一些低矮的棚屋依河而建,根本谈不上什么风景。
真没想到,如今,精巧雅致的景观桥建好了,11750平方米的绿化植被铺种好了,160余米长的护岸也改建好了……从新秀桥上往西看过去,沿河搭建的低矮棚屋不见了,两米多高的封闭式围墙也没有了,放眼望去,河的北岸绿草如茵,修竹掩映,白墙黛瓦,曲径通幽,和南岸绿柳成荫、充满欢声笑语的洪波公园遥相呼应。
看着“拆围治乱、清淤除障、截污修岸、透绿美景”等综合整治措施,逐渐把北岸的河变成了木质护岸映衬着的潺潺流水,变出了江南水乡的雅致韵味,如此美丽的景致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一部分,这种“被幸福”的感觉,让市民记者们甭提有多高兴了。
石臼漾湿地公园:
美貌与实用兼具
说到石臼漾湿地公园,也许很多身处城东、城南的市民还不知道嘉兴首个湿地公园究竟身藏何处。原来,这个总面积为1630亩的湿地公园就位于昌盛路和东升路交会处附近,分布在东升西路两侧。
在石臼漾湿地公园,市民记者看到,各类植物种类繁多,陆地绿化以乡土树种为主,花卉、灌木和草木相结合,构成错落有致的植物群落。石臼漾湿地公园自建成以来,也吸引了白鹭等大批野生鸟类在此栖息,参观时,不知何故,远处树林中惊起一群飞鸟,同行的几名摄影爱好者赶忙举起了相机,公园内三三两两的游人,也一起举头望去。
石臼漾湿地公园称得上是嘉兴的“大家闺秀”。在土地资源日渐紧缺的态势下,它的立项堪称“有远见的大手笔之作”。多年来,嘉兴人无不为饮用水资源的不尽如人意而忧心忡忡。当石臼漾湿地公园以它清丽婉约的姿色、原水深度净化的功能亮相于人前时,人们从四面八方赶来,享受这里的宁静,领略自然净水的神奇。更令人高兴的是,从2009年6月工程竣工投入使用至今,每天的水质跟踪监测显示,水质经过湿地公园这个“城市肾脏”的循环过滤,各项指标明显得到提升,全市人民饮用水源的水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
北部防洪改造工程:
让秀洲区北部不再受淹
欣赏过新秀桥西侧的美景,呼吸过石臼漾湿地公园的新鲜空气,市民记者们来到了新塍镇火炬村新建的“蒲鞋浜闸站”前,新滕水机站吴站长为大家进行了演示,电闸推上后,顷刻间机声轰鸣,直径为500mm的管道将水汹涌排出。下一步,排涝闸站将安装圩区运行自动化管理系统,水闸的关闸和闸站的排涝可根据水位的高低,自动启闭排涝。
据介绍,这一惠及秀洲区王江泾、油车港、新塍三个镇的“北部防洪改造工程”,从2008年实施以来,已经新建、改建这样的排涝闸站73座;新建改建单闸38座、套闸2座;建成生活区防洪墙及护岸32.4公里;完成工程投资1.34亿元;目前投入运行后,建成区内的农田保护效益明显。
高效农业产业园:
一年四季
产出绿色环保农产品
走进位于秀洲区新塍镇陡门村的嘉兴市秀水美地有机农产品公司,一组占地十多亩的联合大棚映入市民记者的眼帘。据介绍,这里是高产出的绿色农产品种植区,大棚里种植着黑木耳。灌溉系统采用的是目前国际上较先进的水雾化装置,棚顶有自动的遮阳装置。大棚的两侧装了雨水收集系统,下雨天的雨水通过收集系统采集到棚边的两个收集池内,然后再通过灌溉设备回灌农产品。工作人员说,这样的大棚将一年四季向市场供应绿色鲜嫩的农产品。
联合大棚的北边是几十个单体大棚,每个大棚占地近一亩,种植着各类蔬菜,统一采用喷滴灌方式实现灌溉和施肥,实现了节地、节水、节肥、减排和增效等目标,节水率达到30%以上。“这样的高效绿色农业园在嘉兴必将越来越多。”工作人员如是说。
夜幕渐渐降临,一个下午的体验行程结束了,市民记者们还是意犹未尽,大家都希望以后还有这样的机会,能够亲身体验我市给广大老百姓带来幸福的各项惠民工程。
-新闻链接
“十一五”水利
工作成就
“十一五”以来,我市水利工作共投入各类建设资金约65亿元,全面完成了“十一五”水利规划目标,水利工程发挥了防洪、除涝、灌溉、供水、航运、渔业、改善生态环境等综合作用,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首先,防灾抗灾成效显著。五年来,我市先后成功防御了韦帕、罗莎、莫拉克等台风和梅雨、持续强降雨、春汛等洪涝台灾害,最大限度地降低了洪涝台灾害造成的损失。
其次,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一是“一轮”治太工程全部通过竣工验收,南排工程、红旗塘、北排工程相继通过省政府和水利部的竣工验收,流域排涝能力有所增强。同时,“二轮”治太工程项目之一的平湖塘延伸拓浚独山排涝应急工程顺利实施,为南排后续工程推进奠定了基础。二是嘉兴北部新一轮圩区防洪工程顺利开工,已完工的防洪工程在前年的春汛中发挥了显著作用。三是嘉兴市区城市防洪工程和各县(市)城市防洪工程基本建成,全市主要集镇的抗洪排涝能力显著加强。
再其次,河道整治取得丰硕成果。一是全市河道首轮清淤工作全面完成,河道面貌有所改善。二是城市河道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开展,不仅改善了城市的排涝能力,而且提升了城市的形象。三是河道保洁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建立,全市河道保洁经常性年度投入5000多万元,河道保洁长度达1万多公里。
最后,饮用水供给能力和质量进一步提升。一是城乡供水一体化工作全面推进,全市339万户籍人口中,有297万人口实现了城乡居民饮水的“同网、同质”。二是大力实施千万农民饮用水工程建设,改善农村饮水安全人口95.43万人。三是开创性开展水源地生态湿地工程建设,嘉兴市区石臼漾水源生态湿地等工程投入运行,使饮用水水源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两个“水专项”工程
成为国家示范项目
2011年,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专家组来嘉兴对三个城市水厂的“城市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简称国家水专项工程)进行验收,水务集团所属石臼漾和贯泾港两个水厂的两项水专项工程全部通过验收,达到国家示范工程要求。
嘉兴石臼漾水厂“水源生物——生态修复”示范工程是国内至今规模最大的专用于饮用水水质改善的湿地工程。以“高氨氮、高有机物污染河网原水深度处理”技术为主题的嘉兴贯泾港水厂水专项工程,是率先在国内将深度处理制水工艺应用于规模性生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运用国内国际先进水平的净水新技术,致力于制水工艺的科学集成与应用,为嘉兴市优质供水、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石臼漾水源生态湿地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在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布的2011年中国人居环境奖获奖名单中,嘉兴市石臼漾水源生态湿地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全国共有39个项目获此荣誉。
石臼漾水源生态湿地位于市区西北隅,紧邻石臼漾水厂,2009年6月全面建成后投入运行。石臼漾水源生态湿地为石臼漾水厂25万吨日供水规模的安全供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保障。同时,湿地所具备的120万吨原水储存量,在外来水水质遭到突发污染时,也可以成为城市水厂的安全储备。
据介绍,石臼漾水源生态湿地在国内是首个水源生态湿地,创造了我国生态型城乡供水水源地的先例,不仅获得了省林业厅“省级湿地公园”的命名,也引来了无数同行和学者前来考察与研讨。
“世界水日”和
“中国水周”的来历
水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一种资源,也是维持生命的理想液体。
目前全世界的淡水资源仅占地球总水量的2.5%,而淡水资源中的70%以上被冻结在南极和北极的冰盖中,加上难以被利用的高山冰川和永冻积雪,有87%的淡水资源难以被利用。人类真正能够利用的淡水资源是江河湖泊和地下水中的一部分,约占地球总水量的0.26%。
鉴于全球淡水资源短缺,许多国家将很快陷入缺水的困境,经济发展将受到限制,1993年1月18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作出决议,确定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后,水利部即确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为“中国水周”,考虑到“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的主旨和内容基本相同,故从1994年开始,把“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与“世界水日”的时间重合,使宣传活动更加突出“世界水日”的主题。
今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水与粮食安全”,“中国水周”的主题是:“大力加强农田水利,保障国家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