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下午,全国人大代表、郑州市教育局局长毛杰在河南代表团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时说,这些年河南高考,每年有近100万考生,占全国考生的十分之一,而一本录取率只有5%。所以河南考生虽然分数很高,却没学上、没好学校上,想上清华、北大要高出一本线80到100分。毛杰建议各高校向中国政法大学学习,根据各省考生人数均衡进行招生名额分配。
统计资料显示,一些全国性重点大学在本地的招生比例一度高达50%以上,个别高校甚至达到70%,这种情况在近年来有所改观,原因是教育部曾明确要求“部属高校要压缩本地生源比例,争取逐步控制在30%以内”。
前中国政法大学校长徐显明曾掷地有声地表示:“中国政法大学不是北京的政法大学,是全中国的政法大学。”令人遗憾的是,很多高校及其掌门人并不这样认为,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高校或明或暗地予所在地考生以录取照顾,并美其名曰“回报当地”。我国高考制度具备形式上的公平,即“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然而在实际录取过程中,这种公平大打折扣——很多高校的招生名额分配并不是参照考生数量,而是在照顾本地考生的基础上,依据各地教育资源状况进行分配。这样的结果是,很多高校空有“国立”之名而无“国立”之实,不仅加剧了地区之间的教育不平等,同时造就了大量另辟蹊径的“高考移民”。
高考制度分为考试和录取两个部分,曾经的高考改革注重于考试,而忽略了录取,相比起高考分数的准确客观来说,保障全国所有考生无差别享受高等教育的权利,这才是更大的公平。高考中的“地域歧视”由来已久,名额分配和分数线设置的不合理连年遭受舆论炮轰,甚至不时爆出丑闻,在此背景下,仅仅依靠教育部的倡导和高校的自觉,显然不足以解决问题。
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窃以为,中国政法大学的探索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案。自从2006年开始,中国政法大学的招生制度实行重大改革,本科分省招生计划按人口比例划分。城乡差距、东西部差距、贫富差距等导致享受教育资源差别的问题,在中国政法大学那里迎刃而解,并因此获得外界的一致好评。尽管细节之处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但在当前的现实背景中,按地区人口分配录取名额也许是最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同时最容易付诸实施的做法。可以想象,如果所有的高校都能推行类似的改革,不仅“高考移民”问题可以化解,而且推行“异地高考”也不会遇到这样大的阻力。一项有利于教育公平且行之有效的措施,为什么不能推而广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