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茹向辉在一户居民楼内送水。茹向辉小时候家里条件不好,父亲没有工作能力,家里全靠母亲卖豆腐维系生活,邻里乡亲给了他家很多帮助和关心。2008年10月,茹向辉开始从事送水工作,为了回报社会,他定下“每送一桶水就捐2毛钱”的目标。新华社记者范敏达摄
送水工的草根慈善观:能捐一点是一点
最初开始送水的时候,茹向辉两个月送不出20桶水,如今,客户慢慢多了起来,一天能送个30来桶。最初一桶水赚1元钱,现在因为进价便宜,每桶水能挣两块。
田洪斌说,两毛钱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小数字,但对于茹向辉来说,却占到了每桶水利润的十分之一。2400元对于许多人,可能也不算什么,但对茹向辉来说,却足以支付两年房租。尧都区慈善总会工作人员说,茹向辉来捐钱时,总说这是一点小心意、小意思,但他3年坚持下来,小情便是大爱。
说起捐款的目的,茹向辉说,主要是想回报社会。刚开始送水时,他参加了当地慈善总会组织的一次爱心活动,现场需要救助的贫困学生深深打动了他,让他想起了幼时的自己。20多年前,他父亲就失去了劳动能力,家境困苦,全靠母亲卖豆腐维系生活,自己八九岁开始分担家务,初中毕业后辍学帮忙养家。从小到大,左邻右舍给了他和家人许多的关心和帮助,感恩意识从小就开始在心里扎根。现在有了些小小的能力了,就想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报答社会。
“有句话叫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长大后应该回报生你养你的水土,只是我现在能力有限,收入不多,但能捐一点是一点……我是爱的受益者,愿意成为爱的传播者,我会一直做下去,希望以后能挣很多钱,这样不仅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还能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除了送水,平时在路上,还会把路边的塑料瓶捡回来积攒起来变卖。他说:“这都是随手的事儿,弯个腰就能给山区的孩子们多送一份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