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去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经济增速逐步放缓,受外部出口需求减少和内部通胀压力的影响,实体经济经营出现困难。与此相反,银行业不仅独善其身,而且“一枝独秀”,去年利润出现了大幅增长,一名银行行长甚至感叹:“银行利润太高了,都不好意思公布。”究竟是什么支撑着银行业的高利润?如何通过改革使银行业让利于中小企业?面对今年更为复杂的经济形势,银行业应该如何保持健康发展?2月1日,《人民日报》刊发长篇报道,对上述问题一一进行分析。
根据银监会的数据,去年前三季度,中国商业银行累计实现利润8173亿元,同比增长35.4%,人均利润近40万元。相比之下,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去年前三个季度实现利润3.68万亿元,但这些企业有8700多万人,人均利润不到4万元。对比是鲜明的,巨大的落差不得不让人忧虑。
就说我们这些普遍储户吧,在银行赚得不好意思的同时,储户也被赚得“不好意思”。我有一张在上海开户的建行卡,前不久,我因事需要在杭州取款1万元,却被银行工作人员告知需交100元手续费,当时我以为遇到打劫的了,赶紧说声“不好意思”离开柜台,因自卑心理发作,觉得背后仿佛跟随着银行工作人员鄙视的眼神,所以更加感到不好意思。同一家银行异地取款,在我等储户看来不过是银行将账面上的钱划来划去,也不是要把钞票从上海运到杭州,能耗费你多少成本?怎么就要收取1%的手续费?一时之间,还真不太容易分辨这与打劫有什么区别。
银行手续费久遭诟病,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有关部门的每次清理,都是针对那些无关紧要的收费,避重就轻。手续费之外,久遭诟病的还有银行利差。去年高利贷问题成为舆论焦点,人们的反思有很多,其中之一关乎银行利率:人们手里有点钱,存到银行是负利率,一些人乐于将钱投向高利贷市场;企业资金紧张,到银行贷不到款,于是被迫借高利贷饮鸩止渴——民众手里有钱,企业急需资金,银行却没有起到“桥梁”作用,这就是症结所在。
欧美银行业的利差不足1%,中国银行业的利差高达5%左右,银行想不赚钱都难。据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秘书长陈永杰的计算,去年中国银行业的利润率不仅大幅高于工业,而且高于石油和烟草,“我们都说烟草是最暴利的,石油勘探开采也很暴利,而现在银行业比这两个行业的利润还要高”。金融是服务行业,它依赖于储蓄,更依赖于实体经济的发展,当银行业不把储户的利益当回事,当企业生存困难、实体经济受到损害,银行的亮丽业绩又怎能维持长久?银行业“一枝独秀”绝不是好事,连民生银行行长洪崎也这样认为,他说:“实体经济是银行的基础,一旦实体经济出现风险,银行想独善其身是不可能的。”
从这个角度看,感到“不好意思”的不仅是银行,更应该是金融政策以及相关监管部门,但愿他们能从“企业利润那么低,银行利润那么高”的不正常景象中感受到一种潜在的危机,找出问题所在,进而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