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我市有大量农民搬离农村,住进了城乡一体新社区,安居的同时,就业却成了难题,特别是“5060”人员,他们文化程度低、缺劳动技能,就业难上加难。难题如何破解?我市南湖区、海盐县等地通过组建农村劳务专业合作社,吸引农村“5060”人员入社,合作社则将承接的劳务服务“发包”给社员,既解决了他们的就业,也缓解了部分企业季节性缺工难题。
通过组建农村劳务专业合作社,为企业与“5060”人员搭建起一座桥梁,不失为一种两全其美之策。用南湖区陶松宝的话说,之前拎泥桶、洗盘子,工作有一茬没一茬,很不固定;参加合作社后,工作满满当当不说,领工资也不担心拖欠,因为是通过合作社结算的。据了解,目前,南湖区已建立26家农村劳务专业合作社,有962人和陶松宝一样加入合作社,他们月均收入可达1500元。然而,仅南湖区像陶松宝这样的“5060”农民达6400多人。这表明有许多和陶松宝一样的“5060”人员,有就业的欲望却无法实现就业。事实上,不只这些搬离农村的“5060”人员,其他“5060”人员的就业也不容易,很多人把这一现象归咎于“5060”人员文化程度低、缺劳动技能等,实际上最关键的还是观念槛。
不知从何时起,就业市场上兴起一股“年龄”条件风,别说“5060”人员了,翻看各种招聘启事,几乎都有“35岁以下”的年龄要求,据说35岁年龄线最早出现在IT行业,原因是这种知识更新较快的行业,需要年轻人活跃而富于创造性的思维,后来,这一带有歧视性色彩的标准竟成了各行业的“通行法则”。这种社会观念反映了用人单位的浮躁和盲从心态,也导致了年龄成为就业的大门槛。其实,每个年龄段有每个年龄段的优势,拿“5060”人员来说,这些人大多能吃苦耐劳,办事沉稳,值得信赖。但由于年龄的原因,即便是在一些用工荒的行业,这些“5060”人员完全能胜任工作却依然得不到机会。
如今,我市各地通过组建劳务专业合作社,推动着“5060”人员就业。若是全社会能挪开就业年龄的观念槛,“5060”人员活跃起来,会让人感受到一种别样的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