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比2011年增加20万。为应对大学生就业难,11月21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教育部表示,就业率连续两年低于60%的专业,要调减招生计划直至停止招生。
对大学专业的留存进行“随行就市”的安排,以就业的形势来决定专业的存废,不得不说,教育部此举有着足够的善意。毕竟,在教育成本越来越高昂的时代,任由学生就读找不到工作的专业,这是对学生不负责任。道理虽然如此,但略加分析,问题远非这样简单。
首先需要洞见的一个事实是:没有绝对的热门或冷门的专业,几年前的热门专业,在社会形势与就业供需关系的变化下,很可能在此后求职领域供给严重过剩。反之,一些所谓的冷门专业却可能摇身一变,变得分外吃香。譬如,笔者读大学时,新闻、法学专业都是大热门,就读者摩肩接踵,电力、工程机械专业却门可罗雀,如今,这些专业的就业形势刚好掉换过来——以现在的就业形势去决定一个专业的存废,很可能是不准确的判断,甚至可能培养出更多的“未来难以就业者”。
不仅会造成将来的就业难,而且会损及社会未来的发展动力。可以想见,那些因为就业率低迷而被停招的专业,多是一些基础性的学科,比如哲学、历史、地理,这些专业的社会价值虽然暂时无法“变现”,甚至其毕业生不是就业浪潮中受欢迎的群体,但这些学科对社会发展的基础性助推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倘若让这些基础性的学科因为就业困难而停招,必将会造成一个时代的人才断层,这种无形的“底座损失”,远非看得见的就业率可以弥补。
不妨心平气和地分析,究竟是什么造成了大学生就业难呢?不难发现,除极少数专业的确过于陈旧、空洞之外,大学生就业难其实与专业设置并无太大的关系。大面积的就业难,不过是历年来大学扩招的恶果之一。因此,如果强行将专业设置与就业率挂钩,行政性指令很可能衍生的后果是:为了专业不停招,高校对就业率造假。
高等教育不同于职业教育,高等教育除了要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与市场“适销对路”的人才之外,还要站在社会长远发展的高度,注重基础学科的教育和研究。市场经济的价值导向对于高等教育的影响有利也有弊,它在促进教育与社会密切结合的同时,也会使得大学教育趋于工具化、功利化。这就要求高校的专业设置既要面向社会,又要面向未来,既要与市场需求挂钩,又要适当游离于市场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