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凌晨,亚厦风和苑的住户们经历了一场现实版的“午夜惊魂”:一辆由东往西行驶的路虎越野车,在吉杨路与新洲路路口失控,冲进小区后把一棵大树拦腰撞断,然后又撞在住宅楼的外墙上。这已经是今年第三次有机动车辆“飞”进该小区。
“路虎”频频不期而至的确让住户们夜夜惊心,但更让大家难以入眠的是交通事故频发背后的问题:作为运河边的一条小路,吉杨路在亚厦风和苑门口成了断头路,然后90度拐弯,接入与小区相对的新洲路。由于未设置红绿灯,又与主干道平行,许多司机喜欢在这条没有监控的辅道上高速通过。交警部门专门设置了警示标志,安装了安全挡板,还是没拦住接二连三冲进小区的“路虎”。
“路虎”扰民,固然有个别市民抱着侥幸心理违法驾驶的原因,但是,我们在批评他们的同时,是否也该考虑为什么总是在特定路段出事?以上述事故为例,市区不少有车族都知道,吉杨路与亚厦风和苑小区间有一个垂直高度0.5米的斜坡,无隔离栏,无限速,一旦司机不清楚前方有大转弯,来不及刹车或打偏方向,很容易扎进运河或冲进小区。
由此可见,道路设计不合理也是诱发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事实上,在路网建设日新月异的今天,各地一窝蜂整修旧路、开设新路,设计符合要求却事故频发的“问题路”是不少城市的心病。为此,已有专家建议在城市道路设计中引进“安全评价”机制,就像“环评”一样,通过后才能实施工程,预防由于设计不合理产生安全隐患。
其实,交通部早在2004年就发布了《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从公路使用者行车安全性的角度,对公路项目的设计等进行行车安全性评价,以减少交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在城市道路方面,过去的设计主要依据动力学,以保证车辆通行,随着私家车日益普及,城市道路的规划和设计理应多考虑安全行驶的需要。
为避免同类事故,市区交警部门已考虑在亚厦风和苑附近设置减速带、加装路灯,但我们更期待从源头上杜绝滋生“路虎”的“问题路”。因为,教育市民遵守交通规则固然重要,为市民提供安全易行的道路设施,也是政府部门应该担当的责任。如何在道路设计中引入“安全评价”机制,值得设计者和管理者一起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