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蜂蜜每公斤358元、有机猪肉每公斤160元、有机杂粮每盒(268克)268元……近年来,一些食品包装上纷纷标注“有机”二字,并标榜“高质高价”。但新华社记者深入山东、广西等地追踪有机食品产业链时发现,随意标注“有机”、花钱购买认证、张贴假冒认证等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售价不菲的有机食品,只是披着“有机”外衣的大路货。
不久前,因出售假“绿色猪肉”,重庆沃尔玛数家门店受罚。现在,记者又发现更大规模的“假绿色”。不难想象,在假冒伪劣对消费信心的持续冲击下,有机食品将会面临严重的产业危机。
“假绿色”有三个面世通道:一是生产者在有机产品的源头造假,偷用农药化肥,“有机”名不副实;二是花钱就能买的假认证泛滥,普通农产品可以堂而皇之冒充有机食品;三是流通环节塞进私货,真货被一部分假货掉包。从这三个通道回头看相关法规,又有多少针对性?执法有多大力度?不用说别的,发放有机食品认证,本该由国家认监委组织地方认监委对有机产品考察认证后才能发证,但是现在连中介公司都在承揽认证业务,使认证变成一场游戏,更不要提生产、流通环节的监管了。
在笔者看来,监管有机食品的突破点应该放在其“身份密码”上。有了“身份密码”,一旦在市场终端发现问题,可立即追溯源头,严惩造假者、掉包者。“身份密码”相当于食品档案,技术上不存在问题,如果全方位推进,上述三个通道起码有两个会被遏制,再把假认证狠打一下,监管就牵住了“牛鼻子”。
有人把乱罚款嘲讽为“执法生产力”,其实,公正执法何尝不是巨大的生产力?因为对内需最有效的拉动,除了要让人们买得起,更要让人们买得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