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池湾村:工农业并举谋发展,富了民,强了村 稳步推进工业良性循环

2011年10月7日 06:26 [ ] [打印]

  【村庄档案】

  池湾村位于嘉兴市区北面约20公里,隶属秀洲区油车港镇。村区域面积1.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458亩,全村共有21个村民小组,478户农户,总人口1738人,党员49名,预备党员2名,团员21名,村级班子成员4名。

  2010年,池湾村工业产值达1.8亿元,村级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76万元,人均纯收入14251元。近年来,池湾村先后获得了浙江省卫生村、浙江省绿化示范村、浙江省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村、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浙江省文明村以及嘉兴市生态村、嘉兴市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等荣誉。

  【强村之路】

  因地制宜,多头并举

  稳步推进工业良性循环

  池湾村,村如其名,是一个被河流包围的村庄。东靠嘉善杨庙镇,南靠东西麟湖,西靠栖真村,北靠寺公荡,红旗塘大港贯穿村庄南北,嘉油公路沿村而过,申嘉湖高速在村中心穿过,高速出口离村仅2.5公里,不仅河网水渠纵横,水系发达,而且水泥路通村到组,极为通畅。独特的地理优势,为池湾村工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

  “池湾村的经济一直都很落后,到了上世纪90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村党总支部书记熊建祥说起池湾村当年的致富之路,感慨良多。据他介绍,家庭纺织业原是池湾村一大工业经济,1995年前后,喷水织机逐渐代替了传统的木织机,到1999年村里则开始大面积推广和发展喷水织机,在当时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它在池湾村的振兴之路上,功不可没。

  “如今还在经营喷水织机的农户已经不多了,包括以前的一些小企业,由于环境污染等各方面原因,要么搬迁,要么改行,这一产业在当下池湾村的工业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已经大大减小。”熊建祥说道。相对于喷水织机,同样兴起于上世纪90年代的水泥制品工业则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发展态势,成为池湾村当下集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5年前后,池湾村就启动了水泥制品工业,在1990年之后,则开始大面积扩大发展。“村里面进行了集体规划,率先开展土地流转,在交通便利的主河道附近集中了一部分土地,出资建设相应的基础设施,然后承包给农户经营。每年按照承包场地的规模大小,固定上交一部分资金。”据熊建祥介绍,水泥制品工业的发展,首要的就是工厂场地和交通运输,所以池湾村因地制宜,利用便利的水路交通,创造场地条件,在发展水泥制品工业的同时,也带动了运输行业的快速发展。

  “企业是集体的,经营是个体的,村里的这个水泥制品厂叫嘉兴市栖真池湾建材总厂,每年能够给村里提供30万元的集体经济收入。”熊建祥告诉记者,池湾村的集体经济来源主要有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水泥制品工业产出的30万元,另一部分则是出租房屋。据了解,1999年,池湾村与三联村合并,由此空置出一部分村办公楼、村小学等房屋,池湾村每年房屋出租的经济收入约有20万元。

  以水泥制品为主导产业,丝织、针织、运输等多种产业并举,池湾村工业经济实现了稳定的发展,为村级集体经济的强大作出了贡献。“村级集体经济的强大促进了村庄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善,基础设施的完善则为村庄工业经济的扩大发展提供条件,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熊建祥说道。

  因势利导,复耕还田

  积极引导发展高效农业

  据熊建祥介绍,为响应“复耕还田”的号召,近年来在镇党委政府的指导下,池湾村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如今高效农业已初具规模,种植葡萄、甜瓜、草莓的面积不断扩大,现在全村共有种植户55户,种植面积800亩,其中葡萄种植面积占农田总面积的40%。

  “当年种葡萄是村干部带的头,看隔壁西湖村种葡萄很成功,就鼓励本村的村民也种葡萄。第一年大家都有点犹豫,一来怕太多人种,葡萄没销路;二来是缺乏种植技术,怕担风险。可村干部种葡萄当年就有收益了,于是其他村民纷纷都开始效仿了。”据了解,池湾村种葡萄的历史已有10年之久,而在最近的三四年间,葡萄产业获得了大发展,种植葡萄的农户每年每亩田净收入1万元。熊建祥说:“池湾村的葡萄种植比较集中,村民土地自愿流转,现在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土地的租金也是逐年上涨,所以发展葡萄产业,不仅让种植户的收入增加了,土地所有者的收入也提高了,除了每亩田1000元到1200元的租金之外,村民还可以去种植户那里打工,获得双份的收入。”

  池湾村河流众多,虽然为交通运输提供了诸多便利,但对于葡萄种植来说却是一个不小的威胁,江南多阴雨,一旦发生洪涝灾害,那便是血本无归,这也是之前村民不敢尝试种葡萄的外在原因。“为了鼓励村民种葡萄致富,村里逐年完善圩区建设,建好闸门和排水设施,不断在原有的基础上巩固完善,如今圩区内的葡萄种植户已经不用担心连续的阴雨天气,因为整个圩区外围的水利建设已非常完善。”熊建祥说道。

  为有效调整农业的产业结构,2009年池湾村建设200亩的时蔬大棚,引导村民发展多样化农业生产。村里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组织村民参观嘉兴农科院,并请专家到村里进行技术指导,使农产品的种植更具科学性,有效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据熊建祥介绍,为扶持村级经济的发展,村里将再集体搭建100亩时蔬大棚,并按照水泥制品工业的发展模式,将大棚转租给村民个体经营。“村里做好基础设施建设,为村民提供种植的场地,再从中获得一定的经济回报,这样的发展模式,在为百姓增收的同时,也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

  

  【专家点评】

  秀洲区农经局经管科科长王明林

  近年来,池湾村从家庭纺织业到喷水织机,再到以水泥制品为主导,丝织、针织、运输等多种产业并举,实现了村级经济的持续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土地流转,发展效益农业,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池湾村班子团结一致,一心一意谋发展,因地制宜,与时俱进,起到了多赢的作用,他们的做法,在全区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编辑: 张兆利

 相关稿件
·“农家乐”何以如此火爆?转型升级 打造休闲新领地
·【特别关注】十月狂欢,商业的“春天”在秋季 消费:黄金、家电
·进城农民的“变”与“不变”保留勤劳淳朴节俭品质,变的是习惯观念
·各大景点人如潮涌 旅游接待持续增长 嘉兴旅游开启“旺季模式”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