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百强县名单近日发布,令人惊奇的是,这份名单中竟然包括多个国家级贫困县,比如内蒙古准格尔旗、陕西省府谷县等,既是全国百强县又是国家级贫困县,而既为国家级贫困县又是西部百强县、中部百强县或东北30强县的更多。
百强县排名至今已开展11届,它是反映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富创造能力的重要指标,美国高盛公司也采信这一测评结果并将其作为指导投资行为的方向性指标。国家级贫困县则是本世纪初制定《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时依据人均GDP、农民人均纯收入等指标确定的,这些贫困县能在国家财政补贴、土地政策、税收减免等方面获得政策优惠。
正因如此,当有些县同时戴着贫困县、百强县两顶帽子时,难免在公众中引起轩然大波。毋庸赘言,要么是“穷县戴富帽”,要么是“富县戴穷帽”,两种情况都有可能,但出现后一种情况的概率更大。
“富县戴穷帽”的怪相早在几年前就已出现。2004年,陕西省全省经济发展排名公布,五强县中居然有4个是“贫困县”,一时引发公众热议;近几年,又不断有“贫困县”斥巨资修建形象工程而备受质疑。时至今日,统计造假的情况仍未断绝,“有了帽子不想摘,没有帽子争取要”仍是对贫困县认定的精准概括。
贫困,在特定的语境下俨然成了一种“财富”。贫困县的帽子不好闻但吃起来香,一直是很多县级政府争抢的对象,只要抢来这顶帽子,将极大地缓解地方财政的压力。根据中央财政预算,仅2011年用于贫困县的扶贫基金就达到306亿元。不仅如此,按照中央有关部门要求,所有贫困县都会得到中央部委的对口扶贫。以湖南省贫困县新化县为例,在与财政部“结对子”之后,该县从1994年到2006年共获得专项扶贫资金和对口扶贫资金超过10亿元。
正是这种巨大的诱惑导致“富县戴穷帽”现象出现,它再次说明当前的扶贫制度可能存在严重缺陷。一方面,贫困县的名额分配缺乏量化指标,一些地方政府势必展开激烈暗战,走后门、搞公关、虚报贫困人口数量等花样层出不穷。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是这样的:甲县和乙县争当国家级贫困县,甲县失败,县长含泪说:“我们这次没争取到贫困县的原因是我们县真的太穷了。”
另一方面,我国尚没有明确的贫困县退出机制,缺乏动态的评估体系和监督体系。一旦某县被认定为贫困县,除非该县自行申报“摘帽”,否则将一直能够享受扶贫政策和扶贫资金优待。这也正是一些县早已摆脱贫困,却一直抓住贫困县帽子不放的原因。
扶贫的终极目的是消除贫困,进而最大限度地追求公平正义,但现在暴露出的“富县戴穷帽”问题,却消解了扶贫制度的良好初衷,甚至制造了新的不公平。要让扶贫政策和资金用在最需要救助的地区,需要形成比较完整的贫困监测和评估体系,挤干贫困统计数据中的水分,以刚性的制度设计和严格的退出机制杜绝出现“伪贫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