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跑赢”CPI,公众感觉“被增长”。对此,中国劳动学会薪酬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孙群义认为,统计部门的抽样统计,不可能覆盖到所有人,因此数据不可能保证100%准确。(8月4日《京华时报》)
各省区市半年报全部公布,结果显示上半年31个省份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全部“跑赢”CPI。鉴于“不可能覆盖到所有人”的统计困境,指望每个人都对“跑赢”认可,或许不切实际。换言之,对公众来说,总有人增加、有人持平、有人下降,这是财富分配的现状。其中收入持平或者下降的人,在总体“跑赢”面前,就会有一种感觉上的“落差”。
那么,在我们的统计数据还“不可能覆盖到所有人”的时候,究竟该怎样对待居民收入“跑赢”CPI?怎样对待公众收入“被增长”的感受?
纸上的数字是抽象而又枯燥的。数据本身没有意义,只有当数据与公众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连起来,它蕴含的信息才能生动起来。也就是说,看待任何一个事关民生的数据,都必须看它的“背后”。丰富、生动的民生故事,往往隐藏在统计数据的背后:有欢声笑语,也有泪流满面;有高声喝彩,也有牢骚满腹;有富丽堂皇的排场,也有居无定所的忧愁……这些故事,一一对应着老百姓循环往复的日子。
城乡居民收入增速全部“跑赢”CPI,这当然是一份靓丽的成绩单。它表明,改革取得了新进展,调控取得了新成效。但有关部门在这个“跑赢”面前,态度要清醒,头脑要冷静,时刻牢记它还“不可能覆盖到所有人”。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关注“跑赢”背后的故事:哪些人的钱袋子还没能跟上“跑赢”的步伐,哪些人还在“享受”跑不赢的煎熬,哪些地方是在“带病”奔跑……
成绩与问题,常常是一对孪生兄弟,如影随形。关注居民“跑赢”CPI背后的故事,就是关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问题和难题,就是关注政府部门工作中的缺陷和不足,就是关注民生中的短板和疏漏。而这些,应是公权机关想问题的源头、决策的准星、施政的抓手。若果能如此,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才会真正一路“跑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