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候选院士段振豪涉嫌贪污被刑事拘留。前些天,网上到处都有段振豪挪用科研经费包二奶、养私生女的帖子传播,迅速将中科院本年度院士候选人、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地球深部重点实验室主任段振豪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段振豪的妻子称,自己掌握了段振豪包二奶、养私生女的大量证据,将“奉陪到底”。
这是一桩“桃色新闻”引发的科研经费事件。如果说包二奶、养情妇是这起“桃色新闻”的一大看点,那么包二奶养情妇的资本、科研经费的滥用和挪用则是更令人深思的一大看点。近年来,在科教兴国的背景下,国家逐年加大对科研的经费投入。然而,庞大的科研经费往往并没有转化成真正的生产力,一个几百万元的科研项目最后只换来一两篇垃圾论文,科研经费甚至成了一些专家教授的个人福利,科研经费监管不力、使用不透明、缺乏审计等问题相当突出。
现实中,大量科研经费的利用率低下,跑、冒、滴、漏现象严重。不少科研人员的心思不是在科研“攻关”上,而是在“公关”上,几乎都花在跑项目、争经费上,根本就没有心思搞科研。科研经费成了少数科研人员包括院士、教授等科研名流吃喝玩乐、搞公关甚至行贿的资本。
科研经费课题负责制并不意味科研经费不需要监管,恰恰相反,这个制度既赋予课题负责人相当的科研自主权,同时也赋予其监管经费使用的责任。从司法机关已查处的案件看,在课题经费管理上,部分科研经费没有严格按照规定实行专款专用,许多费用支出与课题无关。课题负责人往往疏于管理,加之部分科研院所的财务监管不到位,经费审核流于形式。正是由于没有形成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钱的监督体系,才酿成当前科研院所日益严峻的职务犯罪态势。
科研经费的滥用和挪用不仅白白浪费国家的科研投入,妨碍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也会严重玷污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社会形象。基于这种严峻现实,建立健全一种让科研机构精英群体不敢腐败、不能腐败、不愿腐败的制度环境,才是根治科研腐败的根本所在。这些制度包括:完善人财物管理制度,紧紧抓住人财物管理等权力运行的关键部位,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职务犯罪;完善财务管理制度,增强财务的透明度,规范财务支出管理,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健全科研课题奖金提取、劳务酬金、创收收益分配等管理制度。如此,力求每一笔科研经费的用途和去向都清清楚楚,同时加大对滥用和挪用科研经费的问责力度。
没有健全的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制度,神圣的科研殿堂也会沦为精英硕鼠的乐土。但愿段振豪事件敲响科研经费监管的警钟,科研经费切莫蜕变为养肥硕鼠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