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网友爆料称,成都市有4名“听证专业户”,总是在价格听证会上支持涨价,怀疑他们是“托儿”。对此,其中一名“听证专业户”胡丽天整理出详细的参加听证会的材料,以证明自己不是“托儿”。胡丽天说,她每次都是自愿报名被随机选出,之所以中签率很高,主要是因为报名参加听证会的人太少。
公众怀疑,当事人出面解释,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让人莫衷一是。而我要说的是,像胡丽天这样的听证会常客是不是“托儿”,其实并非那样重要。
当下饱受诟病的价格听证会,最大的问题不是有没有“托儿”,而是一些听证会已经成为涨价的“托儿”。很多价格听证会还没召开结果便已注定,因为听证方案是“满意”还是“非常满意”的选择题,听证代表只能在两种涨价方案中选择其一。如果说支持涨价的听证代表像是“托儿”,那么别无选择的听证代表也像是“托儿”,两者的区别只在于主动和被动。
听证会不过是一个平台,目的是更好地听取民意,而听取民意的途径有很多种,包括但不限于听证会。因此我们看到,那些被奉为经典的公共决策,从决策初期就做足了听取民意的功课,让不同观点和意见充分表达,通过对民意的收集整理,制定出几套代表不同人群的方案,然后再把这些方案付诸听证。这个过程的民意表达,不仅是听证会上的代表提出意见,而且包括公众通过其他形式表达意见。如果决策过程都能遵循这样的规则,让民意得以充分表达,我们还怕有“托儿”存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