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秀洲区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的“主战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非公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在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区涌现,一个充满活力的中部创新平台跳动着“红色”脉搏。
在非公党建领域,以何“创先争优”?如何让想入党的非公企业员工有组织可找?如何让没有党支部的企业员工有归属感?如何促进非公企业党组织发挥有效作用?
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在思考,在探索,在实践。
催生区域性党组织
“孵化”中心
去年年初,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区对辖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的结果喜忧参半。
喜的是,在园区的非公企业中党员数量较多,有一批党建工作基础比较好的企业党组织,想要入党的员工数量也不少,大部分企业老板对党建工作比较支持。忧的是,由于部分规模较小的企业没有党组织,许多有入党愿望的员工没法递交入党申请书;一些原本就是党员的员工,党组织关系一时无法转到企业;一些想要建立党组织的企业没有党建工作经验和合适的书记人选。
“看结果,确实是有喜有忧,经过反复研究,我们感到提高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面和党的工作覆盖面,关键要把党建工作的组织架构搭建好、党务干部配备好、活动阵地建设好、党员职工凝聚好。”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区管委会负责人说。这“四好”的要求,催生了秀洲区区域性党组织“孵化”中心。
顺着这一思路,去年11月份,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区突破分割模式,按照“相邻、相近、就近组建”的原则,以现有公路、河道等地理标识为界线,设置党组织孵化中心,成立了上海交大科技园(嘉兴)有限公司党支部、浙江南海车业有限公司党支部等8个中心企业为主体的党组织孵化中心,共下辖企业179家、其中规上企业127家,规下企业52家,支部30个,党员380名。
突破分割模式实现区域统筹
为了推动“孵化”中心工作运转,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区建立秀洲新区党组织孵化中心工作指导委员会,由党工委副书记任主任,8个区域性党组织孵化中心党组织书记为成员。同时,赋予党组织孵化中心对覆盖区域内“两新”组织党组织的领导权、组织协调权,及对区域内党员的教育管理权,实行党组织孵化中心、覆盖企业单位、区域内党员三级网格管理,改变“以条为主”的管理模式为“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形成区域内广泛参与、双向互动的工作格局。
为了进一步统筹工作力量,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区还在每个党组织内指定一名党组织孵化中心书记,并从机关事业单位选派8名优秀党务工作者担任党建工作指导员,共同处理日常党务工作,把区域内有限的资源进行整合,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同时,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传达上级有关党建工作的重要精神,定期研究解决区域内党建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听取覆盖企业对区域性党组织孵化中心的意见建议,构建非公企业党建共建互动机制。
突破区域限制实现资源共享
“在组织网络实现区域统筹外,我们还必须突破区域限制,在教育管理上实现资源共享。”据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区管委会党委副书记傅杨杰介绍,针对不相隶属党组织之间的壁垒,党组织孵化中心党员教育、活动、管理进行统筹管理,使原先企业以内循环为主向一体化循环转变,构筑了左右联动的党建工作协同发展新机制,实现了资源上的共享。“每个孵化中心牵头负责区域内党建工作,对党员进行日常的教育管理,并共享党建阵地,同时履行培养党员、培养党务干部和建立党组织等功能。”傅杨杰说。
据介绍,秀洲新区、秀洲工业园区8个区域性党组织孵化中心,目前分别建立先锋厅、“红领工作室”和党员教育培训中心。同时,按照“区域统筹、集中配置、集约共享”的方式,在每个党组织孵化中心分别建立集文体娱乐于一体的党员职工文体活动中心,作为区域内党员职工活动的共享服务平台,免费向周边企业和党员开放,免费为区域内的党组织提供活动场地。目前,各中心通过定期组织区域内的企业开展篮球、乒乓、羽毛球、联谊会等文体活动,成为引领企业加强文化建设的“桥头堡”。
值得一提的是,8个区域性党组织孵化中心还按照“区域一体、动态管理”的原则,及时掌握区域内各支部及零星党员的基本情况,将覆盖企业中零星党员的日常管理纳入到中心所在支部,为零星党员找“娘家”,主动做好零星党员组织关系接转以及党费的收缴等工作,吸纳流动党员参加支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