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峻的防汛形势面前,为了将农民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连日来,我市已组织1000多台收割机、数百台烘干机投入抢收,南湖、秀洲两区和海宁、海盐、桐乡、平湖四个县(市)还相继开辟了购机“绿色通道”,通过大幅简化购买手续,让农民以最快速度用上农机,打响规模空前的嘉禾农业保卫战。
今年防洪除涝形势之严峻,超出许多人想象。6月3日以来,四次强降雨连袭嘉兴,全市河网水位大涨,成片农田成了“泽国”,梅汛期首个防汛Ⅲ级应急响应紧急启动。据统计,全市农业受灾面积39万亩,近8万亩小麦来不及收割,其中80%以上倒伏,30%以上出现发芽和霉变,农业损失2.03亿元。
非常时期,需要非常之举、非常之努力。当前,严重的汛情尚未明显缓解,晚稻播种又迫在眉睫,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尽快抢晴收割成了牵动全市干部群众的民生大事、急事、难事。各级政府唯有紧急行动起来,特事特办,方能将农民的损失降到最低。
其实,早在汛情显露头角时,我市农机部门就从安徽、江西、江苏等地紧急组织来500多台联合收割机,加班加点抢收。这几天,桐乡、平湖等地又相继为农民开辟了购机“绿色通道”。正常情况下,农民购买收割机、烘干机,仅公示就要一个星期,而防汛期间,只要办好购买手续,新农机当天就可以开回家。据初步统计,短短几天内,我市已有24台收割机、4台拖拉机和十多台水泵通过“绿色通道”第一时间投入抢收大战,在关键时刻派上了大用场。
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就是政府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罕见的汛情面前,农业生产怎么搞?农民生活怎么办?人单势孤的农民显然心有余而力不足,地方政府有形之手的大力帮扶必不可少。
从这个意义上讲,购机“绿色通道”只是大灾面前保民生的第一步。在海盐等地,类似“绿色通道”正在向更广泛的领域延伸。比如,通过粮食部门联系饲料加工企业,随行就市收购连续阴雨产生的“霉变麦”等不宜储存、但符合饲料加工标准的小麦,减轻种粮户的损失。
救灾防汛,枕戈待旦,政府必须急百姓之所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狂风暴雨下的农民兄弟撑起一把民生的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