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吃”多了膨大剂,居然在田里就炸开了。西瓜变“地雷”的消息让消费者原本就紧绷的食品安全这根弦,又增加一些负荷。尽管有官员、学者出来辟谣,表示适量的膨大剂无害健康,但消费者心里还是有个疙瘩。这不,为了让消费者放心,在嘉兴,有的瓜农在西瓜上盖章,有的在西瓜上刻字,证明自己对售出的西瓜负责。这些招还比较灵,赢得了一些消费者的信赖。另据了解,平湖早些年就开始给西瓜编号,今年平湖种植的1.6万亩西瓜,则都纳入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西瓜有了“身份证”,就不怕质疑了。
夏季来临,西瓜成了不折不扣的民生产品。西瓜的消费量大,嘉兴本地西瓜的产量也不小。这样一个产销链条能否正常维系,牵扯到瓜农、消费者的多方利益。尽管膨大剂事件发生在外地,与嘉兴无干;尽管正常使用膨大剂对人体无害,但是事件仍然在消费者中产生了影响。消费者的敏感不应受责备,相反,切实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让消费者吃得放心,则是当下急需要做的。
卖瓜的农民无论是在瓜上盖章,还是刻字,其实都是农民个人在面对质疑时不得已采取的措施。虽说有一定用处,但怎么看,这种在质疑声的刺激下诞生的民间智慧,无法适应农业规模化生产的需要。相形之下,用现代管理手段武装起来的平湖西瓜,有着明显的优势:以合作社为单位、西瓜实行身份管理和标准化生产、生产过程公开、产品可追溯……面对质疑,这样的西瓜自然可以“淡定”。
这样的对比,可以带给我们很多思考。
首先,抓食品安全重在平时,临时抱佛脚往往陷入被动。平时,生产者和监管部门严格按规定生产、监管,并切实保障消费者的各项权利,尤其是知情权,要让消费者明明白白知道产品里的每一种成分。
其次,当食品安全信任危机来袭时,那些组织化程度低、力量薄弱的生产者最易受冲击。平湖有“身份证”的西瓜,其生产、包装程序都很规范,而这不是随便哪一个农户就可以做得到的。提高种植户的组织化程度,无论是加入合作社,还是发展订单农业,都可以促使农户按照一定的标准、规范去生产,去加工,再加上合作社和企业把关,这样一来,农产品的安全性自然就过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