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项旨在反映菜价波动的“菜篮子指数”在平湖最大的菜市场——北门菜市场悄然运行。尽管尚在工商部门内部掌握中,未向社会正式公布,但许多平湖市民仍为此击节叫好:政府每天及时掌握价格波动,科学监管市场行情,今后的“菜篮子”更好拎了。
在人们习惯每月对照CPI衡量物价涨跌的今天,“菜篮子指数”横空出世,不失为一件贴近民生的好事。公平地说,统计部门每月发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的确是观察经济活动、制定宏观政策的重要依据。但是,CPI反映的是商品宏观价格变化,有一定滞后性,在及时准确反映普通老百姓,尤其是中低收入阶层关注的蔬菜、肉类等“菜篮子”商品价格变化方面,总有点儿“力不从心”。
“菜篮子”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其价格变动事关城乡居民的吃饭问题,牵涉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往的经验证明,“菜篮子”价格率先上涨,会引发生产资料价格、劳动力工资等的上升,加速通货膨胀。而要使CPI更贴近百姓实际感受、更真实地反映通货膨胀水平,必须加大对“菜篮子”的监测和监控。
作为全省首创的平湖“菜篮子指数”,根据“菜篮子”商品价格变动频繁、影响因素多等特点,每天由管理人员按每类农产品占消费总量的比例,分别计算出肉类、蔬菜类等5个类别农副产品的价格指数,再加权计算出当天的“菜篮子指数”,以此来衡量和掌握“菜篮子”每日的“轻重”变化。
从“个性化统计”的角度看,相对宏观统计口径,“菜篮子”价格指数贴近民生、可操作性强,如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的确会有助于地方政府第一时间掌握市场变动,制定应对物价涨幅较快的措施。另一方面,有关部门还可根据菜价长期波动趋势,指导农民调整种植结构,实现“菜篮子”与“菜园子”的“无缝对接”。对于市民而言,“菜篮子”价格指数将成为家庭理财规划的有益指南。
“菜篮子”关系千家万户,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稳住“菜篮子”,让老百姓不再“望菜兴叹”,建立价格指数体系显然只是第一步。只有当“菜篮子”价格指数成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依据时,这个贴近群众、服务社会的创新之举,才能真正落地生根、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