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踵曝光的“慷公钱之慨,填私欲之需”事件表明,对一些垄断企业的乱花钱、滥挥霍行为,已经到了必须痛下决心、重拳治理的时候了。
配私车、建豪华别墅、天价吊灯、天价酒、天价餐……类似的铺张和巨额消费在一些行业和领域愈演愈烈,内容涵盖吃、穿、住、行、用、娱乐等各个方面。
铺张和挥霍,关系的远不只是企业自身,还增添了公众对分配不公的不满。以近期涉事的企业为例,一方面整天叫嚷着亏损,不遗余力争取涨油价、涨电价,一方面却高枕垄断庇护下的高额福利,职务消费“一掷千金”。
无度的“三公消费”,助长了骄奢淫逸之风,也充分显示了某些单位和个人的特权意识和“官本位”思维。从本质上,天价茅台的滴滴香浓只是满足了“鲁广余们”的口腹之欲,20多万元一辆的豪车只是舒服了仅占安徽电力公司职工人数0.4%的干部。“三公消费”之乱,说到底是少数人将公共权益坐地分肥,传递出的是“官越大占公家便宜越多,占便宜越多越有面子”的畸形价值观。
国有资产和公共财政资金,本质上属于全民所有,成果应由全民共享,绝不允许任何部门、任何人随意支配和胡乱挥霍。长期放任和纵容“三公消费”奢靡之风,消极腐败行为将越来越猖獗,“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难免遭到侵蚀。从这个意义上说,治理“三公消费”乱象既是收入分配改革的现实需要,更是顺应民意期待、维护社会公平与和谐的重要举措。
治理“三公消费”乱象,必须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决心和刮骨疗毒的勇气,进行一场正本清源的大范围改革。当务之急是健全体制机制,提高政府信息特别是财政预算信息的透明度,以利社会监督。对于已经曝光的违法违规“三公消费”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决不姑息和手软,必须让有关责任人受到法纪的严肃惩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