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作为华东地区最大的包心菜种植基地,包心菜一直都是当地菜农的主要经济作物。但据报道,今年的包心菜自3月份起一直难销,进入4月以来,包心菜销售价格更是一路走低,近期一斤竟然只能卖到3分钱,包心菜再次成为当地农民的“伤心菜”。另据前不久的晚报报道,山东一村民因卷心菜才8分钱一斤,6亩地得赔上万元,结果愁得上吊自杀。
这些年,政府部门虽采取了很多措施,但“菜贱伤农”的情形却屡有发生。一般来说,蔬菜市场的波动是非常有规律的,一般表现为“菜贱伤农—减少种植—价格升高—扩大种植—菜贱伤农”。但恰恰就是这个简单的规律,中国的菜农却并没有完全掌握,很多人还是看天吃饭,等着市场上门,这无疑是陷入困局的主因。同时,农民们还有一个特性,就是喜欢盲目跟风,看人家种什么赚钱就跟着种,见市面上什么卖得贵就跟着种什么,从而很容易因大面积种植导致供应过剩,价格下跌。
包心菜成不了菜农的“开心菜”而成为“伤心菜”,如果只看事物的表面,只是菜农的一时损失和短暂伤心而已,顽强的农民兄弟今冬明春或许会擦干眼泪再次播种新的希望。但要避免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这样的伤心事,要想彻底解开“菜贱伤农”的死结,单靠农民的力量实在太过孱弱,因此,政府等社会各方必须伸出援手,从根本上真正重视农业生产和销售,要有不解决问题决不罢休的持久恒心,积极探索一些措施和政策。一是从适应市场经济层面来讲,要切实加强引导,提供正确、及时的信息,在种植这个源头上就帮助做好科学决策,而不是不闻不问或者瞎指挥。二是在销售渠道上,各有关部门和利益相关单位要通力合作,尽可能地降低运输成本,减少销售流通环节,真正让利于农,把销售物流成本费用降下来。三是要用政策调节手段,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农业加工企业,提倡发展订单农业。四是在国家前期免农业税、种粮补贴等政策卓有成效的基础上,可进一步参考西方发达国家农业补贴政策的他山之石,建立普惠的补贴制度(甚至可以立法),使种菜也能享受国家补贴。五是扩大或探索农业保险,把蔬菜种植也纳入农业保险中,使种菜也能有保险,以保险的办法解决或缓解“菜贱伤农”问题。
上个世纪叶圣陶先生写了篇小说《多收了三五斗》,描绘了旧社会农民丰收之后反而伤心绝望的情况。如今,面对类似的情况,政府等社会各方理应以积极的态度和先进的执政理念,努力解决好农民“多种了三五亩”、“多收了三五斗”之后却增产不增收的难题。
据了解,目前有的地方、有的部门和单位已经开始行动起来,正在帮助解决“菜贱伤农”的问题,笔者衷心希望更多的部门、单位都能伸出手来,想菜农之所想,急菜农之所急,尽最大努力把这个问题彻底解决好,这既能提高菜农的收入,又能提高他们的幸福指数,必须认真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