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解决各种大气环境污染问题,近日,海宁市出台了《清洁空气行动实施方案》,确定了未来5年城市市区的清洁能源使用率等预期目标,力求通过综合治理实现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污染明显减少,让城乡群众呼吸清洁的空气。这成为继南湖区之后,嘉兴在全省“清洁空气”联合行动中打出的又一记重拳。
呼吸到洁净的空气,几乎是最基本的民生吁求。但是,万众瞩目之下,“清洁空气”还是成了世纪难题。特别是这几年,伴随城市发展提速,在酸雨、光烟雾等大气污染队伍中,又加入了“灰霾”这一新军。何谓“灰霾”?简单地说,就是大量极细微的灰尘粒浮游在空中,使人看不清头顶的天空。浙江省环保厅资料显示,浙北、浙东、浙中区域已经初步形成连片的灰霾区。
为何“灰霾”挥之不去?细究之,空气特殊的流动性导致了大气污染治理的特殊性。首先,同一座城市同一片天空,但这片天空的洁净与否却与周边城市的空气质量息息相关,仅靠一地政府很难根本改善。其次,空气跨界污染的认证和追责还有一定难度,对那些为一己私利,明知故犯,顶风而上,破坏了整个区域“大气氛”的地方,没有形成有效监管。这些原因归结到一点,就是目前我国没有建立有效的区域空气联防联控机制,治理决心虽大,却无法保证各地方政府切实担起责任。不同地区间的“各自为战”,成了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最后一片挥之不去的阴霾。
为了向灰霾等大气污染宣战,去年下半年,浙江省专门出台了清洁空气行动方案,采取区域联防联控措施,进行全面整治。此次海宁出台《清洁空气行动实施方案》,就是对这场区域联合行动的呼应,将一张覆盖全省的空气清洁大网织得更加严密。
当然,城市空气污染可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挥去城市上空的灰霾也不能一蹴而就。针对酸雨、灰霾、光化学烟雾和恶臭等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海宁的做法是,拟在2015年前,分阶段、有步骤地实现城市市区的清洁能源使用率、餐饮业油烟净化装置配备率、建筑施工现场扬尘控制等目标,逐一扫除污染源,还城乡居民蓝天白云。这样明晰的行动计划,无论如何让人充满期待。
但愿更多城市尽早加入到“清洁空气”行动中,说到底这是责无旁贷的自觉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