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平湖市启动国内定点定向招才计划。据介绍,此次平湖首次派出蹲点招才引智组,锁定北京、上海、西安、重庆、武汉等人才密集之地招才。此外,根据该市未来产业发展规划,特别建立了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三个新兴产业专项招才工作组。
招商引资,招才引智,这几年各地举措不断,争先恐后。细品平湖的做法,有两点值得玩味,一是以人才的积聚达到产业培育之效,二是按预设的产业发展方向引才。说得更通俗点,先搞清楚自己适合发展什么产业,然后按图索骥,寻找能真正为我所用的人才。倒过来说,下本钱引进所需的人才,再辅之以必要的扶持,谋划中的新兴产业迟早也会形成气候。把“为我所需”作为引才的出发点,此谓之“选智”。
招才选智的新方法,让人想起招商引资思路的变迁。早期的招商引资,大多以成功引进资本、项目为目的,至于这个项目建成后是否符合地方未来产业发展规划,是否会在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留下生态隐患等等,考虑得比较少。斗转星移,这种单纯为了招商而招商的思维现在已经很少见到了,取而代之的是招商选资。“引资”与“选资”,虽一字之差,境界却完全不同。同理,招才选智与招才引智比起来,也是“轻舟已过万重山”,不可同日而语了。
招才引智近年来很热门。但怎么个招法,同样有讲究。眉毛胡子一把抓,学术成就高的、学历高的、技能好的、名气大的,我都想招进来,似乎韩信带兵,多多益善。这是一种路径。客观地说,当下有这种心态的决策者还不少见。像平湖这样自主选择的是另一种路径。哪种方法好,不言而喻。也许有人会说,人才多有什么不好呢?至少不会有负面的社会效果。但是,别忘了,招才引智本身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工程,事先搞清楚自己最缺什么样的人才,再把有限的资源用在引进的这些人身上,效率岂不是更高。而且,人才也需要自己的平台,如果招来的人才在当地并不急需,缺乏施展拳脚的机会,那么,对当地政府和人才本身来说都是一种损失,弄不好还搞得很纠结。
只是招才选智对决策者们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能根据本地实情科学规划未来发展的方向和重点吗?能于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慧眼识英雄吗?这样的拷问无疑尖锐而沉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