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名学生家长反映说,他孩子所在的桐乡市利民子弟学校二年级一个班挤了近80名学生,他担心如此拥挤会影响教学,万一有个传染病后果不堪设想,希望有关方面能够早日还学生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此前在嘉兴的两会上,也曾有政协委员提交提案,建议高度重视新居民子女的教育问题。不仅如此,最近几年的全国两会上,新居民子女的教育问题也是备受关注的焦点话题。这样广受关注却又悬而待解的问题,是否真的成了无解的死结呢?我看未必,不妨从解决师资问题破题。
对新居民子女的教育问题不重视,其后果的严重性,谁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新居民子女的教育问题说它难,还真的是难。拿本报曾报道过的两则新闻来说吧,一则是新居民子弟学校开学了招不满学生,另一则呢,是说学生太多学校容纳不下。看起来好像有些矛盾的报道,在生活中却一点也不奇怪。前者是由于经济形势的影响造成新居民返乡,从而使学校招不满;后者则是学校开在新居民扎堆的产业集聚区,无法满足新居民子女的教育需求。单从这教育“供给”与“需求”的纠缠不清,足以窥见新居民子女的教育该有多难,再往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设施等方面深究下去,只怕是理也理不清。
为什么说可以从解决师资问题破题呢?因为与其他问题比较起来,教师问题显然是要关键得多,校舍陈旧一些,教学设备缺乏一些,尚可忍一忍,没有足够的教师,教育是无从谈起的。记得有一年的教师节,温家宝总理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在新居民子女的教育问题上,师资也应优先考虑。而据了解,目前我市一些新居民子弟学校,一些教师还没有任职资格证,但形势所迫只好先上讲台再说。而另一方面,新居民子弟学校的教师不仅在职称评定、表彰奖励、资格认定、教学科研等方面与公办学校教师难以享有同等待遇,甚至无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以致人心不稳,时有流失。
新居民子女的教育问题急不得,也等不得,那就从解决师资问题开始吧。一方面可通过保障教师权益,培训教师,提高师资水平,稳定现有师资力量,另一方面可灵活机动地调配教师资源,通过客座或挂职,让更多公办优秀师资参与到新居民子弟的教育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