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月份CPI统计数据显示,居住类价格同比上涨6.8%,其中住房租金价格上涨7.1%,远高于当月4.9%的CPI涨幅。实际上,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房屋租金自去年底开始持续上涨,上海、广州的住房租金上涨了10%左右,北京节后租房市场新增房源的平均报价则比节前增长了14%。
房租上涨的原因是复杂的,比如人们的通胀预期,什么都在涨,房租自然也要涨;比如外来务工人员节后返城,租赁需求扩大;比如房屋“租售比”长期处于低位,房租出现补偿性上涨……但通过相关报道可知,此番各地房租上涨还与楼市调控有着密切关联。房租跑过了CPI,这一楼市信号应当引起我们的重视,房租上涨对楼市调控政策提出了新的考验。
从去年初开始的多轮楼市调控,以抑制需求为重点:限制居民购买多套住房,限制外来人员购房,试点房产税以增加房屋持有成本。在初衷上,这些措施都是为了打击楼市投机(投资)行为,寄希望于抑制需求进而抑制房价。不过,“投鼠”难免“伤器”,兴一利必生一弊,楼市调控政策在发挥抑制购房需求正面效应的同时,也必然会引发房租上涨的负面效应:限制居民购买多套住房,意味着租房市场上可供出租的房源将逐步减少;限制外来人员购房,意味着更多外来人员有租房需求。供给减少而需求增大,房租上涨势所必然,而开征房产税所增加的房屋持有成本,则最有可能转嫁给租房者。
房价畸高,很多人买不起房,于是有关方面规劝大家不要一窝蜂地买房,租房也是不错的选择。房屋“租售比”处于低位,租房确实很合算,但租房的前提是有房可租,即很多家庭拥有多套住房可供出租。显然,一边号召大家租房一边抑制多套住房,其中是暗含矛盾的。在某种意义上,很多家庭购买多套住房,既是房价不断上涨的“罪魁”之一,也是房租长期低廉的一个坚实保证,对于那些买不起房的人而言,恰恰是别人的多套住房让他们拥有了栖身之所,实现了“居者有其屋”——尽管房屋并不是自己的。
笔者无意于批评以抑制需求为重点的楼市调控,而是意在表明,抑制多套住房、增加房屋持有成本必然会带来房租上涨,以打击楼市投机(投资)为目的的楼市调控,很可能会影响普通人群的正常住房需求。对于楼市调控政策而言,这一新情况、新问题应当引起足够重视,力避扬汤止沸、“投鼠伤器”。如何化解抑制购房需求与房租上涨之间的矛盾,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楼市调控的成效乃至成败。
房价上涨让人忧心,房租上涨更让人忧心。房价畸高之下,买不起房的人们还可以租房居住,低廉的房租庇护着中低收入人群的生活,畸高的房价暂时与他们无关;而房租持续上涨,人们将躲无可躲,要么被迫忍受畸高的房租影响正常生活,要么下决心砸锅卖铁也要买房。而更多的租房者加入购房大军,势必导致房价进一步上涨。如此,楼市调控将会南辕北辙,走向调控目标的反面,这显然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