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立市 以绿色的名义崛起 嘉兴构筑一座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
2011年1月4日 08:22
日前,市委六届九次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嘉兴市委关于制定嘉兴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七大战略,首次提出“生态立市战略”,并旗帜鲜明地指出:要以生态市创建为载体,培育和发展生态经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从拼发展速度的“又快又好”,到拼发展质量的“又好又快”,在资源环境的刚性约束不断强化、环境难以维持传统发展方式之时,嘉兴市乘势而起,高擎“生态立市”的旗帜,决定以绿色的名义崛起,构筑一座城乡生态环境舒适优美,生产、生活与生态有机融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从“工业立市”到“生态立市”,这种战略思路变化孕育着什么内涵?在“十二五”期间,嘉兴市又将以什么方式、什么路径实现绿色崛起?对此,“十二五”规划都有了清晰的指引。
“战略”素描:
田园新都市,生态新生活
2015年,冬日的一个午后,阳光洒在市区放鹤洲小区的白墙黛瓦上,屋顶上一字排开的太阳能发电器,将光能源源不断地转化成电能,袅袅炊烟渐成回忆;近处,小桥下流水潺潺,舟影带动粼粼波光,嬉戏玩耍的少年在公园里尽情呼吸着清新空气;远处,科创中心的研发工作室内,年轻的科研人员热烈讨论着最新的节能技术;道路两边,放眼望去,满目苍翠,绿意盎然,一座森林城市初现端倪;工业园区内,没有机器轰鸣,没有高耸烟囱,高新产品源源不断地通过高铁发往全国各地……
未来五年,嘉兴市生态环境建设将向品质化方向发展,不断提高城市品位,提升人居环境。我市将以“三清两绿”行动计划为抓手,以水、气、土壤污染防治和环境生态化改造为重点,加强制度创新,积极构建结构合理的生态经济体系、舒适优美的生态环境体系、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和稳定可靠的生态安全体系,努力实现经济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田园新都市,生态新生活。“十二五”时期,我市将充分利用江南水乡赋予的自然禀赋,构建一个处处皆绿、移步换景,集山、水、湖、海为一体的生态绿色体系,构筑一个资源消耗少、污染物排放少、经济效益高的生态经济体系和一个人人参与、人人关心的生态社会体系。
政府视角:
视角一:市环保局局长章剑
关键词:创新
“要进一步加大环保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修建一批生态修复工程,促进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章剑说,过去几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下,全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百亿元,这为我市环境质量改善,实施生态立市战略奠定了扎实的物质基础。“十二五”期间,全市环境治理的重点将转向广阔的农村,要不断加大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完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和乡镇农业园区整治。
要通过环保监管手段倒逼产业结构调整,严格项目准入机制,把高污染、高能耗的产业拒之门外;要推动现有产业转型升级,把不适应嘉兴现阶段发展的产业转移出去,推动经济生态化;要加大突出环境污染问题的整治,及时解决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重点企业、重点工业园区的环境问题。
章剑认为,建设生态市,要紧密结合国家环保政策变化,如即将开征“环境税”等,加大生态体制机制创新力度,完善适合嘉兴生态建设实际的政策机制,为生态市建设注入活力和动力。
视角二:市农经局局长戴锋
关键词:生态农业
“全面实施生态立市战略,是具有嘉兴特点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戴锋认为,只有大力发展现代都市型生态农业,减少农村生态污染,才能不断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十二五”期间,全市农业要突出“循环”,向循环农业要低碳经济。围绕生态立市的总体要求,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着力转变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发展生态循环农业。
发展生态农业,要摈弃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突出“节能”,以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求持续发展。以节能环保为理念,大力推广集约、高效、生态的农业生产技术,大力开发农村可再生能源。要突出“绿化”,向平原绿化要生态环境。紧紧围绕建设“水乡绿城、生态嘉兴”目标,推进平原绿化,稳步增长城市绿化量,不断提升绿化品位,切实改善人居环境。
视角三:市水利局副局长朱海
关键词:城市换水
“‘十二五’期间,我们考虑利用现有的城市防洪工程定期进行换水,让市区的水流动起来。”朱海说,实施生态立市战略,首先要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水质问题。改善河道水质,市区水环境治理是重点。为此,在环保等部门截污治源的基础上,水利部门准备利用现有的防洪泵闸系统进行河道换水,清洁市区河网,初步考虑枯水期每月换水4次,丰水期每月换水2次。
朱海认为,改善河网水质,要逐步修复生态系统,积极发挥河道、湖泊水生动植物净化水质的作用。依照“三清两绿”三年行动计划,全市水利部门未来三年将疏浚河道2570公里,实施1120公里的河道绿化。“十二五”期间,水利部门还将完善河道轮疏机制,加大河道清淤力度,按照“属地管理”和“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对市区186条(段)总长241.2公里河道定期清淤。
专家透视:
以生态建设提升城市竞争力
专家一:市委政研室副主任 潘锡辉博士
“在‘十二五’规划建议中,市委对生态文明给予高度重视,对生态文明、生态环境的阐述比较多,在目标、战略、城市定位、生态布局和具体工作中均有体现。”潘锡辉认为,生态立市战略的提出,充分体现了嘉兴独特的江南水乡自然禀赋和越韵吴风文化特质,展现嘉兴多样生态的优势,把生态建设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以此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融合,积极建设宜居和谐城市。
市委“十二五”规划建议中,仅有两个定量指标全部在生态环境中体现,即“消灭劣五类水体,市域以四类水为主体,提高三类水比重”、“加大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整治力度,空气优良率达到95%左右”。这表明全市上下对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的重视和关注,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改善的迫切愿望和期待。
专家二:嘉兴学院环境学院 翟志才教授
嘉兴市“十二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实施生态立市战略,要把建设生态市作为嘉兴今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这一发展战略完全符合科学发展观,是当前建设“两型社会”的必然要求。其实,早在2003年8月,浙江省政府就印发了《浙江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建设生态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根据这一规划纲要,我市属于全省的6个生态区之一——“浙东北水网平原生态区”。
生态市的建设,涉及一个地区生态经济结构的建立、生态农业的逐步形成、生态环境的逐步好转等等,生态市的建设注定是一个长期的、持续提高的过程。“嘉兴生态市建设面临的困难很多。”翟志才教授认为,如地表水水质达标率比较低问题、浙东北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本来就低等等,这方面的劣势和困难比全省别的地市多。但是,我们不能失去信心,市委的规划建议已经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好的蓝图,我们要朝着这个方向共同努力!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陈 健
编辑:
俞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