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体制创新升温 高校突破去行政化
2010年12月14日 08:22
学前教育与“一流大学”
11月,国务院以空前力度推出学前教育新政,可望使中国数以亿计的儿童受益。
今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首届世界幼儿保育和教育大会上披露,依据《儿童权利公约》等3个全球性文件,该组织对世界幼儿保育和教育状况的监测评估发现,在学前教育服务“私立为主、市场导向”的国家,广大低收入人群不得不“选择”价格低、质量差的幼儿园,结果是他们的孩子没有得到发展。
处于社会转型中的中国,过去十年在“教育产业化”主导下,把学前教育排除在公共服务体系之外,大批公办幼儿园被停办或拍卖,大批幼儿教师被迫下岗。作为一个缩影,即使如深圳这样财政状况相当好的特区城市,政府投入学前教育的资金每年也不过5000万元,而且还集中投在城市的公办示范园。
针对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刘延东强调,“把学前教育这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办实办好。”对学前教育的投入开始大幅增加。有评论说,2010年,中国学前教育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2010年内教育界的另一个话题——对“中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梳理,在帮助公众从一些误导性的概念中慢慢走出。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一些倡导者,把“一流大学”等同于“研究性大学”。甚至有人说,衡量一个大学的水平,主要是看其博士课程的质量。旅美学者薛涌认为,说这些话的人,不少是在国外的“一流大学”受过训练的权威人士。由于他们的“牌子”响亮,公众对他们的话往往不加怀疑。结果大家普遍相信:中国的大学要办成一流,就要向研究性大学的方向发展,把重心放在博士生的培养上,“实际上,现在中国的大学,特别是享受巨大的国家拨款的‘一流大学’,还在按照这些似是而非的概念经营”。
由此导致本科生教育受到忽视。过分庞大的研究院在大学中喧宾夺主。由于强调研究性,大学逐渐围绕着系来经营;教授投入热情一心做研究,而把教学看作一个负担,更重要的是,学校规模的日益扩大,使师生的关系更加疏远,学生得不到必要的人生指导,只是学了一些具体的技艺,大学传统的人文价值因此受到腐蚀。
今年上半年,英国职业与教育调查公司公布了“2010亚洲大学前200名”排行榜,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均未进前十,又一次激起学界和社会的强烈反应。一时间,这两所学府被有些媒体冠以“亚洲二流”。
有评论说,中国大学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面临的是全面的利益调整,包括将评价权交给教育者、受教育者和社会,让教师自主教育、自主进行学术研究,让受教育者拥有参与学校管理、监督与评价的权利等。
来源:
《瞭望》新闻周刊
作者:
周大平
编辑:
俞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