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协助各学科老师合理均衡地布置作业,减量提效,王江泾镇实验学校的“减负”新招有点意思。这两天,“减负”的话题在秀洲各校很热门,也冒出了一些类似“作业协调员”的新名词。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同学校虽然“减负”的方式不一,目的却不约而同:减轻机械的“无用功”,提高学习效率。
学生“监督”有实效
王江泾镇实验学校的作业协调员肩负“监督”的职责,每班指定一名学生在学校专用的作业量登记表上如实记录各学科教师作业的布置量,并由班主任定期检查,协调任课老师布置的作业量。备课组长根据每周收集的“情报”,对作业的“有效性”进行探讨。该校一名作业协调员表示,同学们更喜欢有创意的作业,最好是和日常生活有关联的,而不是机械地抄写单词或背诵课文。
向课堂要质量,作业尽量当堂完成,不留在课后,这也是部分学校探索“减负”方式的方向之一。王店镇中学每名教师都参与教研组的评课和研讨活动,提高自己钻研教材的能力,更加精心地“打磨”教材,构建有效课堂。
邀请家长做后援
据区教文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减负”虽然对学生身心健康有利,但部分家长却质疑“减负”后是否能确保教学质量。对此,很多学校采取了家长座谈的方式,邀请家长做“减负”的后援团,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掌握学生在家中的学习情况。
在交流中,多数家长表示认同省教育厅推行的一系列“减负”制度。除部分学校初三学生作业量适当增加外,其余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均保证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时间,严格控制作业量,严格控制补课等。部分初中学校还取消了传统的“月考”,改为分散学科测试,让学生们“喘口气”。目前,秀洲区的小学晚托班以作业辅导为主,初中尚未发现由学校组织的集体补课现象。
校园文化很给力
每年12月初,都是校园文化最红火的时候。前几天,洪合中学的校园文化节又让学生过足了瘾。校园文化与“减负”有什么关系?学校负责人认为,在崇尚素质教育的时代,“两脚书柜”早已不流行,一个优秀的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都应该出色,而热衷校园文化的学生也有能力处理好学业与活动的关系。
去年毕业于该校的学生章桦萍就是一个全面发展的典型,她当时是女篮队队长,成绩却一直名列前茅,中考发挥出色考取了嘉兴一中。在她看来,体育锻炼与读书考试并不冲突,运动后能有更充沛的精力应对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