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秀洲发展——统筹秀洲路径:全域规划 集约节约 有序推进
2010年11月19日 07:33
城乡道路宽敞整洁,房前屋后绿树红花、流水潺潺;平日里,城里人到乡村去采摘度假,村民们到城市上班购物……如今的秀洲区,城乡融和之韵正越来越浓。
自2008年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来,秀洲区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迈开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坚实步伐。两年多时间里,全区城乡空间日趋合理,功能结构逐步完善,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站在新一轮的发展路口,如何进行城乡统筹,下活城乡互动这盘棋,对于秀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协调区域发展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这将是秀洲“十二五”统筹城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其中所蕴含的思路则是,用工业化理念谋划现代农业发展,用城市化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探索一条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有序推进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特色路径。
城乡一体化具备哪些条件?
统筹城乡实现新突破谋共荣
秋收农忙时节,11月的秀洲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高照街道种粮大户鉏建华正在田间忙碌。“今年又是个丰收年,种一季晚稻收入有十多万元。”鉏建华开心地说。与鉏建华一样开心的还有新塍镇陡门村村民王照宝。从一个种稻、养蚕的村民,到一个上班、住小区的市民,今年53岁的王照宝直说自己像在做梦一样。
在探寻秀洲统筹城乡的路径中,这样令人欣喜的景象比比皆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6年超过城镇居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比由2002年的2.04:1缩小到2009年的1.81:1;洪合镇户均存款达到25万多元,财富的积累让不少农户脱离了对土地的依赖;富裕起来的农户对居住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家纷纷到城镇购买商品房……
“十一五”以来,秀洲统筹城乡发展实现新突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和12.3%,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7430人,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5800个;省级教育强镇实现“满堂红”,省级文化先进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成功创建;合作医疗水平继续走在前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上升至97.7%,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城乡一体化存在哪些难点?
土地产出不高环境整治压力大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要走活这盘棋并不容易。纵观这些年,面对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秀洲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秀洲区的上上下下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加快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全区现有农村兼业经营户56914户,占到农户总数的87%,且50%的水田一年只种一季水稻,土地生产力没能得到有效释放。”区委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这几年农产品价格的普遍上扬,专业大户和“新三资”投资效益农业的热情十分高涨,但大量农田小规模兼业经营格局的存在,使得土地资源不能快速集中流转,社会资本、现代技术和先进管理难以有效进入农业领域。
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手段。尽管近年来秀洲区加大了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建立健全“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机制,农村环境面貌得到了有效改善,但目前全区各工业功能区之外还散布着2万多家零星企业,其中绝大部分是家庭工业,其存在的产品档次低、环境污染等问题比较突出。
区农经、环保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也指出,部分地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未到位,尤其是北部湿地开发建设还面临着水质性缺水,恢复北部水域生态环境面临不小的挑战。破解这些难题,需要进一步营造氛围,全社会各界人士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城乡一体化下步如何深化?
全域规划 集约节约 有序推进
今年初以来,秀洲区对全区542平方公里进行全域规划,确立“一核两翼”发展布局,完善形成了“5+25”的镇村布点规划,已然描绘出了一幅城与乡有序交融、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蓝图。
“城乡一体化发展,不仅是把农民变为居民,而且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城乡发展权利平等、产业建设平衡、公共服务均等。”正如区相关部门负责人所言,“十二五”期间,秀洲区将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都市型生态高效现代农业转型、传统村落向城乡一体新社区转型、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转型,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着力打造江南水乡田园城市新区。
眼下,秀洲区的“两新”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一大批城乡一体新社区陆续开工建设。今年前三季度,全区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0192.967亩,累计流转面积107176亩,土地流转率达34%。作为秀洲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扎实推进农业转型的重要抓手,今后,秀洲区将进一步完善“两新”工程建设配套政策,建立健全鼓励搬迁集聚、集约节约土地的工作推进机制,在搬迁集聚过程中努力推进生产和生活分离、出租和自住分离,从根本上改善新社区生产生活面貌。“‘十二五’期间,秀洲将改造集聚农房2万户,全面建成20个左右城乡一体新社区。”区委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区相关部门领导表示,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理念和实践,对秀洲走田园城区建设之路具有直接的示范和借鉴意义。按照现代城市、现代农村、现代产业和水乡田园式的城乡形态有机相融的发展思路,今后5年,秀洲区还将进一步统筹城乡规划布局、资源配置、产业发展、社会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力争让城乡居民共享更多发展成果。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赵 丹
编辑:
吴怡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