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聚焦秀洲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三问秀洲发展——统筹秀洲路径:全域规划 集约节约 有序推进

2010年11月19日 07:33

    城乡道路宽敞整洁,房前屋后绿树红花、流水潺潺;平日里,城里人到乡村去采摘度假,村民们到城市上班购物……如今的秀洲区,城乡融和之韵正越来越浓。

  自2008年开展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以来,秀洲区不断破除体制机制障碍,迈开了统筹城乡发展的坚实步伐。两年多时间里,全区城乡空间日趋合理,功能结构逐步完善,人居环境不断改善。

  站在新一轮的发展路口,如何进行城乡统筹,下活城乡互动这盘棋,对于秀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协调区域发展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让城乡居民共享发展成果,这将是秀洲“十二五”统筹城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其中所蕴含的思路则是,用工业化理念谋划现代农业发展,用城市化理念推进新农村建设,探索一条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相辅相成、有序推进的城乡一体化发展特色路径。

  城乡一体化具备哪些条件?

  统筹城乡实现新突破谋共荣

  秋收农忙时节,11月的秀洲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高照街道种粮大户鉏建华正在田间忙碌。“今年又是个丰收年,种一季晚稻收入有十多万元。”鉏建华开心地说。与鉏建华一样开心的还有新塍镇陡门村村民王照宝。从一个种稻、养蚕的村民,到一个上班、住小区的市民,今年53岁的王照宝直说自己像在做梦一样。

  在探寻秀洲统筹城乡的路径中,这样令人欣喜的景象比比皆是。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连续6年超过城镇居民,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收入比由2002年的2.04:1缩小到2009年的1.81:1;洪合镇户均存款达到25万多元,财富的积累让不少农户脱离了对土地的依赖;富裕起来的农户对居住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家纷纷到城镇购买商品房……

  “十一五”以来,秀洲统筹城乡发展实现新突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和12.3%,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27430人,累计新增就业岗位15800个;省级教育强镇实现“满堂红”,省级文化先进区、省级社区卫生服务先进区成功创建;合作医疗水平继续走在前列,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上升至97.7%,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城乡一体化存在哪些难点?

  土地产出不高环境整治压力大

  统筹城乡发展,是一项复杂而庞大的系统工程,要走活这盘棋并不容易。纵观这些年,面对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秀洲在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上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秀洲区的上上下下也清醒地看到,当前加快统筹,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所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

  “全区现有农村兼业经营户56914户,占到农户总数的87%,且50%的水田一年只种一季水稻,土地生产力没能得到有效释放。”区委农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这几年农产品价格的普遍上扬,专业大户和“新三资”投资效益农业的热情十分高涨,但大量农田小规模兼业经营格局的存在,使得土地资源不能快速集中流转,社会资本、现代技术和先进管理难以有效进入农业领域。

  改善农村环境卫生,是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有效手段。尽管近年来秀洲区加大了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力度,建立健全“户集、村收、镇运、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机制,农村环境面貌得到了有效改善,但目前全区各工业功能区之外还散布着2万多家零星企业,其中绝大部分是家庭工业,其存在的产品档次低、环境污染等问题比较突出。

  区农经、环保等相关部门负责人也指出,部分地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未到位,尤其是北部湿地开发建设还面临着水质性缺水,恢复北部水域生态环境面临不小的挑战。破解这些难题,需要进一步营造氛围,全社会各界人士齐心协力、共同努力。

  城乡一体化下步如何深化?

  全域规划 集约节约 有序推进

  今年初以来,秀洲区对全区542平方公里进行全域规划,确立“一核两翼”发展布局,完善形成了“5+25”的镇村布点规划,已然描绘出了一幅城与乡有序交融、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蓝图。

  “城乡一体化发展,不仅是把农民变为居民,而且要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实现城乡发展权利平等、产业建设平衡、公共服务均等。”正如区相关部门负责人所言,“十二五”期间,秀洲区将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都市型生态高效现代农业转型、传统村落向城乡一体新社区转型、传统农民向现代市民转型,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农村现代化,着力打造江南水乡田园城市新区。

  眼下,秀洲区的“两新”工程建设如火如荼,一大批城乡一体新社区陆续开工建设。今年前三季度,全区新增土地流转面积10192.967亩,累计流转面积107176亩,土地流转率达34%。作为秀洲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扎实推进农业转型的重要抓手,今后,秀洲区将进一步完善“两新”工程建设配套政策,建立健全鼓励搬迁集聚、集约节约土地的工作推进机制,在搬迁集聚过程中努力推进生产和生活分离、出租和自住分离,从根本上改善新社区生产生活面貌。“‘十二五’期间,秀洲将改造集聚农房2万户,全面建成20个左右城乡一体新社区。”区委农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区相关部门领导表示,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理念和实践,对秀洲走田园城区建设之路具有直接的示范和借鉴意义。按照现代城市、现代农村、现代产业和水乡田园式的城乡形态有机相融的发展思路,今后5年,秀洲区还将进一步统筹城乡规划布局、资源配置、产业发展、社会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力争让城乡居民共享更多发展成果。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赵 丹    编辑: 吴怡之

 相关稿件
·转型升级看秀洲——生辉照明:科技创新让LED照明灯熠熠生辉
·生态秀洲路径:发展生态经济 优化生态环境 弘扬生态文化
·转型秀洲路径:展示大手笔 淘汰落后 优化结构 一问秀洲之发展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