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不能回避民生热点 正确引导社会舆情,促进社会和谐
2010年10月26日 08:11
今年3月以来,海宁当地的媒体每月都会出现一份《城市自来水水质公报》。水质问题是人人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不少地方头痛的敏感问题。针对海宁一些市民对自来水水质的疑虑,为让市民对自来水水质有个准确的认识,海宁尝试每月一次公布浑浊度、游离氯、菌落总数、色度、臭和味等10个生活用水水质指标,至今已连续发布了7期,应该说,此举消除了不少市民对饮用自来水的不必要的担忧。
当然,城市自来水水质的提高,最终还得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环保和生态建设水平,从源头上提高水质。但是从海宁这份水质公报可以引申到一个更大的话题,面对反映比较强烈的民生问题以及民间舆论的种种疑惑,相关部门应该采取何种对应的姿态。
政务公开、信息公开,已是老生常谈,目的是将行政行为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但政务公开、信息公开还有另一个功能,那就是对群众了解不全面、知晓不透彻的热点问题及时作出解释和澄清,以正确引导社会舆情,促进社会和谐。
不可否认,这几年各级政府部门的确在设立网站、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推动了政府的阳光行政和信息公开。但是,面对群众关注度高的社会热点问题和敏感问题,依然存在反应不快甚至拖延、回避的现象,这里面可能有很多难处和苦衷,但是为抚平社会情绪计,切不可对反映强烈的民生问题“失语”。事实上,政务公开不仅是政府的自觉意志,更是群众实现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的合理要求。对于那些社会反响强烈的问题,公众只有占有充分的信息才能解疑释惑,反之,如果相关部门对热点问题避而不谈,出现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只会使埋怨的情绪越积越重,增添彼此之间的误解,最终也不利于问题解决。
言及此次水质公报发布的初衷,海宁市自来水公司负责人坦言,一为市民放心喝水,二为自加压力,把好水质这一关。据了解,这种详细信息披露之后,很多市民又开始放心饮用自来水了。其实不仅仅局限于自来水,很多疑虑重重的民生问题,只要相关部门本着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发布权威、准确的数据和信息,相信就能让百姓信服。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编辑:
张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