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我市出台《意见》 明确工作目标 全方位实施“与沪杭同城”战略

2010年7月21日 08:08

    到2012年争取引进沪杭等地工业项目150项以上,引进和培育服务外包企业100家以上,形成创意产业龙头企业10家以上……近日我市出台《全面实施“与沪杭同城”战略加强区域合作交流工作三年指导意见》,从承接产业转移、发展高效农业、加快打造先进服务业以及加强区域发展支撑能力等方面,勾画出未来我市实施“与沪杭同城”战略的发展路径。

  今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实施《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明确了长三角的区域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长三角将努力建成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示范区、改革创新的引领区、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和国际化发展的先导区。我市处于长三角腹地,沪杭两大都市的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随着沪杭高铁建设,我市更与上海、杭州在时空上实现了“同城”。

  新背景下,嘉兴怎样在长三角中找准定位,实现差异化发展,如何吸纳沪杭的优势资源,为我所用?近日我市出台的《全面实施“与沪杭同城”战略加强区域合作交流工作三年指导意见》给出了答案:“通过若干年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与上海产业发展紧密配套的先进制造业基地、现代农业基地、现代物流基地、旅游度假胜地和长三角地区产业资本、生产要素、创新资源的重要集聚地。”

  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转型升级是一条主线。今后,我市将重点瞄准上海正大力发展的电子信息、先进机械设备制造、航空航天、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十大先进制造业,吸引其生产加工基地落户嘉兴。同时,进一步做大海宁市、桐乡市连杭经济区,嘉善县、平湖市临沪开发区等产业平台,争取到2012年引进沪杭等地工业项目150项以上。

  做好“米袋子”和“菜篮子”工程,一直是嘉兴接轨上海的一项重要内容。未来三年,我市还将在农产品对接上进一步发力:到2012年,培育与沪杭等长三角城市合作的年产值超5000万元的农业龙头企业50家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0个;每年供长三角城市农产品销售额突破100亿元……

  在5月份出台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中,“全球重要的现代服务业中心”的定位首次被提及。而此次出台的《指导意见》也呼应了这一定位,及时吹响了我市“现代服务业”对接之旅的号角。在这场“现代服务业”的对接之旅中,不仅传统的港口建设、物流园建设、专业市场建设将进一步加码,创意产业、服务外包、会展产业、健康养老休闲服务业等一批新兴服务业也被提到了重要位置。比如,打造服务外包产业,我市就提出突出软件服务外包基地的建设,全力引进沪杭软件园来禾设立分园,建立服务业外包公共信息平台、公共技术平台、公共商务平台和公共培训平台。到2012年,力争引进和培育服务外包企业100家以上,服务外包产值年均增幅达15%以上。

  与“沪杭同城”,无论是承接产业转移,还是吸引创新要素,首要的都是“练好内功”,提升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通过与长三角城市合作治理,力争三至五年内全市地表水基本消除劣五类水体;建立和完善以引进人才智力为中心的绿色通道,引进长三角地区各类高层次、高技能、实用型人才;重点培育一批能代表我市现代工业水平、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大企业、大集团……从交通、生态、科技、教育等多方面着手,嘉兴将以更具竞争实力的面貌在长三角城市群中寻求机遇。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朱 卉    编辑: 张彬

 相关稿件
·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到国家创新型城市 创新驱动带来嘉兴增长新格局
·“在这片沃土上大胆创新服务发展”——刘延东在嘉兴调研考察侧记
·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嘉兴)研讨会隆重召开 李卫宁致辞并作主题演讲
·刘延东浙江调研时强调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 陈德荣等嘉兴陪同调研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