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到国家创新型城市 创新驱动带来嘉兴增长新格局
2010年7月20日 08:06
R&D支出占GDP比重从2005年的1.18%上升到2009年的1.84%;13家科技孵化器覆盖全市各县(市、区),已“孵化”200多家企业……“十一五”期间,我市围绕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的建设和创新型经济的发展,从环境营造到平台搭建,从政策扶持到人才激励,全力促进自主创新,形成了全社会推进创新的合力,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型经济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今年初,更成功入围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投入逐年增加
生存压力呼唤城市创新
“创新型城市的内涵是指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自主创新为主导、以创新文化为基础,依靠科技、人力、文化和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式,这也是下一轮嘉兴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市发改委发展规划处处长朱永根告诉记者,目前我市正处于提升发展的关键阶段,资源环境制约日益趋紧,劳动力成本比较优势日益减弱,只有坚定不移推进科技创新,才能保持和实现加快发展、可持续发展、又好又快发展。
为城市打造创新力这一不竭的发展动力,近年来我市大手笔投入,为城市增添“科技营养”。2009年,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的支出达到5.9亿元,同比增长13%;R&D支出占GDP的比重也实现持续增长,从2005年的1.18%增加到2009年的1.84%。
说到嘉兴对科技人才、科研资源的求贤若渴,中国科学院嘉兴应用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主任陈秋荣感触颇深。“2003年,中科院到浙江各地考察项目选址时,嘉兴就表现出了极大的诚意,也是嘉兴政府在资金、政策等各方面给予的优惠才最终促成了中心的成立。”陈秋荣告诉记者,中心2004年至今的发展更是始终得到政府强有力的支持,仅市科技局给予的综合专项资金累计就达5000万元,南湖区配套启动资金也已经超过4000万元。
同时我市企业的创新活力也在不断迸发,日渐成为科技创新和科技投入的主体。数据显示,2009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56.92亿元,增长7.7%。“科技投入正呈多渠道、多元化的态势,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已成共识。”朱永根表示。
科技资源集聚
省区域创新体系副中心显成效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中科院嘉兴应用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乌克兰国家科学院国际技术转移中国(嘉兴)中心、中俄转化中心、同济大学浙江学院……近年来,花落嘉兴的大院名校不胜枚举。“这批大院名校不仅引来了技术、资金、人才,更带来了新理念、新知识,提升了城市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品位。”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以中科院嘉兴应用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为例,落户至今,在该中心,高端的技术不断被转化为产业化项目,转变为真金白银。技术转化产出的效益从最初的1300万元猛增至15亿元,成功的实践也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探索出了一条新路。
“外引”的同时,我市十分注重“内建”。一个个科技孵化器的崛起,神奇的“流水线”源源不断地生产出活力四射的高新技术企业。据了解,目前,全市各县(市、区)已建科技孵化器13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3家、省级孵化器5家,规模、水平和项目推进工作在省内地级市中处于领先地位。
通过建设孵化器、特色产业基地、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我市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完善,创新成果转化成效逐步显现,已经培育和形成一批国家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去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值601.19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5.5%,已成为工业经济的主导产业,新产品产值增长也快于总产值增速9.2个百分点。
“十二五”:加快建设
国家创新型城市
今年初,凭借在浙江省科技副中心建设、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引进大专院校、科技平台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我市成功入围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
以此为契机,“十二五”期间,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我市已经开始谋篇布局。“通过创新型城市的打造,‘十二五’期间,在发展动力上实现主要依靠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而形成以产业高端发展、经济优化发展为亮点的新增长格局。”朱永根这样展望嘉兴城市的“十二五”之变。“希望‘十二五’期间,嘉兴在高端人才团队的引进、投融资机制的完善等方面继续有所突破,为科技创新营造更好的软环境。”对于“十二五”,陈秋荣也有着不少期待。
按照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要求,我市也提出了新的发展目标:到2012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力争提高到2.2%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超过2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6%;到2015年,科技综合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梯队,在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全国领先,基本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徐玲英 朱 卉
编辑:
张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