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专题2010 > 两新工程 > 新闻集锦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不让记忆中的江南水乡渐行渐远 “两新”工程注重保护传承传统文化

2010年7月6日 08:40

    经历昨天的一场暴雨,王江泾镇太平村的“谢和桥”依然静卧在村头,石砌桥面斑驳的痕迹向人们述说着它久远的历史。这座桥究竟是哪朝哪代建立的,村里的老人也说不清。村党支部委员马永其告诉记者,太平村是秀洲区率先启动“两分两换”的试点村之一,现阶段集聚点已开始动工建房。在四周村落相继被搬迁后,这座古桥却被保留了下来。

  “很多人都看中了古桥,想等桥拆掉时买石板,但村里没答应。”马永其说。这座有着石砌台阶的古桥少说也有几百岁了,一直保存完好,尽管村民们能在集聚点过上新生活,但大家都舍不得放弃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

  记者了解到,在秀洲区“两新”工程实施过程中,难免遇到这样的情况。区政协委员顾太文还专门写了一则关于“两新”工程建设要注重乡土文化传承的提案,建议区有关部门在规划布局中重视传承江南水乡特有的古老文化。

  建设江南水乡特色新社区

  小桥、流水、人家,典型的水乡元素,再加上沿河恬静优雅的农居点缀,这是极具江南特色的农村景观。在加快推进“两新”工程建设的同时,不让记忆中的江南水乡渐行渐远,为此,区规划与建设局优化布点,考虑建设具有江南水乡特色的新社区。

  “这里记载的文化遗产都是需要保护的。”区规划与建设局工作人员递给记者一本最新编撰的《秀洲区文化遗产名录》,里面收录了103处文物保护单位及保护点,包括传统民居、名人故居和墓碑、坛庙祠堂、古树古桥等,其中王江泾镇的长虹桥是秀洲区现有的唯一一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介绍,秀洲区将根据“两新”工程规划和实际情况,在建设中对古迹进行分类保护,对无保留价值或生态环境一般的古迹按照城乡一体新社区建设,对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或生态特色明显的则延续水乡村落的整体特色和魅力,协调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关系。

  为保留传统农村韵味,秀洲区“两新”工程建设将在符合国家有关村镇建设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和民居建筑文化,将秀洲区“两新”工程建设成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浓郁乡土气息的现代化新社区。

  巧妙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王店镇南梅村村民自发建立的“农耕博物馆”搜罗了大量传统农具,成为当代人缅怀农耕文化的好去处。区文化馆工作人员认为,“两新”工程建设者可以从中得到启示,“以节为引点,以馆为展点,以校为基点”巧妙保护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

  经过前期的“非遗”普查,秀洲区先后在10所中小学建立了“非遗”传承教学基地,创建了6个市级“非遗”保护基地、生态保护区和传统节日保护地。“两新”工程在大范围集聚时需要对土地和功能重新规划,区文化界人士建议在规划中考虑建立“非遗”展馆,收集“非遗”实物,还可邀请传承人现场表演。此外,秀洲区丰富多彩的传统节庆文化也能在欢庆中唤起百姓对“非遗”保护的愿望。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沈 洁 通讯员 张小华    编辑: 张兆利

 相关稿件
·千方百计减免小区管线设施收费 “两新”工程让居民住得放心安心
·政企联姻 助力两新 秀洲与移动分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就业援助 培训免费 “三金”埋单 “两新”建设让城乡居民安居乐业
·民生为先民意为重 蒋唯民二次调研秀洲“两新”建设
·提升“两新”工程建设水平 区统筹城乡发展暨农业农村工作会议召开
·【特别关注】8000农房加快集聚改造 七大意见建议助解“两新”难题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