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嘉兴人民剧院变身“嘉乐会” 演艺业将成禾城文化产业新亮点

2010年5月27日 08:00

    位于勤俭路的人民剧院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如今,这里正悄然发生着变化。经过3个月紧锣密鼓的策划和改造,一个投资千万元、营业面积2000多平方米、有600个座位的全新剧院将展现在市民面前。

  昨天,记者从嘉兴市人民剧院有限公司了解到,改造后的人民剧院将推出“嘉乐会演艺大舞台”,整台节目不仅有时尚歌舞,也有来自全国的笑星表演,本月28日、29日晚上将进行预演,5月30日晚上,这里还将上演“费翔演唱会”,6月1日,“嘉乐会”将正式开演。据悉,这也是首个在南湖区正式落地的舞台演艺项目。

  嘉兴将天天有“春晚”

  昨天,记者走进改造后的人民剧院,装修一新的演艺场显得宽敞而华丽,意大利娄杰音响、美国的调光台、聘请国内外一流舞台设计师精心打造的舞台,再加上富含高科技特色的声、光、电和大型可移动式LED电视墙、音乐喷泉、水幕和激光灯,渲染出炫目的舞台效果。

  记者了解到,“嘉乐会”的节目不仅有劲歌热舞、幽默小品,还有魔术等多种类型,许多节目还邀请了浙江卫视的嘉宾主持萧寒作为主持人,票价分为普通区58元每张和贵宾区68元每张两个档次。

  “‘嘉乐会’一年365天每天都有演出,许多节目都融合了嘉兴的城市文化,这将成为嘉兴人自己的365天‘春晚’。”嘉兴市人民剧院有限公司董事长金萍说。

  剧院几度变迁再现生机

  人民剧院历史悠久,曾经在嘉兴人的文化生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百年沧桑巨变,也见证了嘉兴城市的发展。2006年,嘉兴文化体制改革拉开了大幕,嘉兴市演出公司、人民剧院、嘉兴书场、南湖影剧院4家单位整体资产以1752万元转让给嘉兴市枫华文化教育发展有限公司,人民剧院由事业单位转为企业,从而开启了全新的发展旅程。

  “改制后的人民剧院利用率一直不高,因此剧院也一直在探索能充分发挥其作用的有效路径。”南湖区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推动和带领下,剧院的负责人相继对周边的苏州、无锡、金华、宁波等地的演艺大舞台进行了调研,经过周密的分析和筹划,在2009年底作出了可行性计划,并于2010年2月花巨资对人民剧院进行了全面改造,从而推出“嘉乐会演艺大舞台”。

  南湖区将探索自己的演艺品牌

  记者了解到,目前南湖区已有文化企业720家,实现年税收5500万元,通过文化产业的开发,不仅传承了城市文明的社会价值,更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

  然而,多年来南湖区始终缺少一个能留住客人、凝聚人气、繁荣市场的载体,“嘉乐会演艺大舞台”的推出,将推动南湖区演艺产业的发展。记者了解到,南湖区将重点推进演艺产业的发展,加快文化演出市场体制的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新活力;加大资金多元投入力度,完善文化演出载体的基础建设;同时加强文化演出消费市场的培育,提升文化消费理念。南湖区还将进一步整合旅游业、餐饮业、媒体传播资源与文化演艺市场相融合,策划一批融合文化、休闲、创意于一体的旅游项目,积极探索形成南湖区的演艺品牌,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方 霞 实习生 卢 奕    编辑: 张彬

 相关稿件
·23家网购实体店入驻 嘉兴首条网店一条街还未开街人气已旺
·42.4万吨农产品供应世博会 嘉兴农产品搭上“世博号”快车
·七彩画图出秀洲 亮出一块生发于民间、扎根于生活的文化品牌
·签约项目79个 总投资过百亿 “南湖之春”文化经贸活动显示强劲磁力
·我市6个项目获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