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民画为“名片”,秀洲邀来了天下客。小小一个秀洲区,因为农民画,已经有了3块“国字号”招牌——文化部设立的中国农民画艺术中心在秀洲,每3年举办一届的中国农民画艺术节落户秀洲,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的头衔也属于秀洲。
农民画“秀”出了秀洲的知名度,也亮出了一块生发于民间、扎根于生活的文化品牌。
从爱好者到艺术家
忙时耕种,闲时“涂鸦”,这是很多秀洲农民的生活节奏。在秀洲这片土地上,已有一支1800余人的农民画创作队伍。
为了推动农民画在水乡的发展,秀洲区建起了全省第一座农民画陈列室。如今的秀洲,村庄院落的墙壁上常能见到农民画,区政府大楼前的广场上也都挂满了农民画。
迄今为止,秀洲农民画已有800多幅作品在国家级和省级的美展上获奖,有130多幅农民画作品被中国美术馆等国家展馆收藏,还远赴美国、法国、德国、英国、日本、南非等10多个国家展出。当年在首届全国农民画展中获奖的缪惠新,还入选成为美国《时代周刊》“亚洲十大艺术家”。
从田间到画室
在嘉兴秀洲区油车港镇盛泉村,一座蓝绿色二层西式小楼是村民张金泉的家,门口挂着匾牌“张金泉画室”。走进这户农家,仿佛进了一家画廊,客厅、起居室的墙上挂满了近60幅农民画,主人张金泉还把展示空间按序排成了五个展室。
“张金泉画室”是秀洲区一年前刚刚授牌的4家农民个人画室中的一家,其他3家画室分别授给了农民缪惠新、乡村医生钱胜荣、种田能手张卫东。
65岁的张金泉从来没有学过画画,一直靠造船谋生。10年前,受浓郁的画乡之风影响,张金泉拿起了画笔,一画便一发不可收拾。
“我画一幅画一般要花上四五个晚上的时间。”因为有了农民画的爱好,张金泉每天都过得很充实。张金泉画的都是记忆中的民俗乡情,庙会、除夕、运河、造船……常会有乡里乡亲来他的画室看画,看着看着,就聊起了老底子的生活。
农民画丰富了秀洲农民的文化生活,自从农民画的爱好蔓延开后,艺术滋养了心田,秀洲农民在画画中感知生活、美化心灵,使得秀洲的乡风都显得特别清新。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的考察团来了两次秀洲,每次都感叹:“我们也想当秀洲农民。”
从专卖店到产业化
费新宝,是秀洲区油车港镇杨溪村一名年逾花甲的农村妇女。拿着剪刀做了大半辈子裁缝的她,没有想到,自己偶然拿粉饼在地上的涂鸦被村妇女主任看在了眼里,就被推荐去文化馆接受了农民画培训。
因为农民画,这个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的农妇进城办起了个人画展。她画的60幅表现80年家族史的农民画以“画说变迁”之名,已在秀洲区文化馆展出,并将于第四届秀洲·中国农民画艺术节上再次亮相。
前不久,秀洲农民画和其衍生产品还在网上开起了专卖店,开始试水城乡市场。“我们一直在探索秀洲农民画发展的长效机制,农民画除了‘以文化人’,还要‘以文惠人’。”秀洲区委宣传部长王国华透露,一方面,秀洲农民画正在探索产业化道路,新建的秀洲农民画艺术中心年底就能结顶,希望借此平台能让农民画成为农民增收的新路径;另一方面,秀洲铺设了6个镇级农民画创作基地和26个农民画后备人才基地,中小学校都有教授农民画的校本教材,这为农民画的后续发展提供了保证。
现在,秀洲农民画领军人物缪惠新的农民画在美国能卖到1000美元一幅,农民画抱枕、挂毯、茶杯等衍生产品也开始进军国内外市场。秀洲农民画已开始驶向产业化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