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温家宝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 研究部署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2010年5月20日 09:16

    ○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恢复重建主要任务,使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

  ○灾后恢复重建所需资金主要由中央财政解决,今年中央财政安排90亿元专项资金,明后两年继续作相应安排

  新华社北京5月19日电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

  会议指出,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事关灾区紧迫的民生问题和长远发展,事关三江源地区生态保护,事关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稳定,意义重大。同时,恢复重建工作面临高寒缺氧、施工期短、交通不便、生态脆弱和建筑资源严重不足等特殊困难,任务艰巨繁重。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民生放在优先位置,尊重民族文化习俗和宗教信仰,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灾区各级政府为主导、广大干部群众为主体,中央大力支持、各方积极援助,科学依法统筹、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恢复重建各项工作。

  会议提出,用3年时间基本完成恢复重建主要任务,使灾区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恢复并超过灾前水平,为建设生态美好、特色鲜明、经济发展、安全和谐的社会主义新玉树奠定坚实基础。为此,一要把恢复重建城乡居民住房摆在突出位置,先行开展农村住房恢复重建。对可以修复的,要抓紧开展维修加固;对需要重建的,要尊重群众意愿,选择适宜的重建形式和建筑样式。建设选址要避开重大灾害隐患地带。二要优先安排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设施的恢复重建,严格执行强制性建设标准规范,把学校、医院建成最安全、最牢固、群众最放心的建筑。统筹安排宗教活动场所恢复重建,加强民族宗教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三要以主要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和民航、邮政、通信设施为重点,恢复基础设施功能。加快集贸市场、商业网点、生产资料交易市场以及粮油储运设施恢复重建,提高市场供应能力,保障灾区群众基本生活需要。四要抓紧恢复灾区各类生产设施,推进农牧、商贸旅游等地方特色产业恢复重建,加大对农副产品加工、民族特色加工业扶持力度,拓宽就业渠道,提高群众收入水平。五要坚持自然恢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逐步修复生态系统。围绕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建设,加大天然林保护、退牧还草等重点生态工程实施力度,恢复重建水源涵养区、自然保护区管护设施。加快地质、气象灾害和次生灾害监测系统恢复重建,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为支持和帮助玉树地震灾后恢复重建,会议确定,灾后恢复重建所需资金主要由中央财政解决,今年中央财政安排90亿元专项资金,明后两年继续作相应安排;实行“总量包干、分类控制”的办法,由地方政府根据规划项目和轻重缓急将中央财政资金与省级财政资金、捐赠资金和其他自筹资金统筹安排使用。同时,采取更加优惠的税收、金融、土地等政策措施,实行更有针对性的扶贫、援建援助、教育特别资助、就业和社会保障政策,加大对恢复重建的支持力度。

  会议要求,青海省和有关部门要加强对恢复重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和指导协调,科学编制规划,落实工作责任,精心组织实施。要强化监督检查,确保资金、物资安全和有效使用,确保工程质量。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

来源: 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    编辑: 吴怡之

 相关稿件
·玉树地震·特写:医院里的“藏语夜校”
·玉树多所学校地震“零死亡”这样创造
·全国接收青海玉树地震救灾捐赠款物41.99亿元 捐款35.18亿元
·教育部:玉树高考生将享受单独增加招生计划
·嘉兴外国语学校昨爱心涌动 为玉树加油我们在行动
·部队在玉树建28所帐篷学校万余学生重返课堂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