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教育天地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玉树多所学校地震“零死亡”这样创造

2010年5月6日 08:24

  寄宿制工程校舍经受住考验,注重安全教育与疏散演练,建应急反应机制奇迹是这样创造的

  突如其来的大地震给青海玉树当地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然而,让人欣慰的是,此次大地震中,有多所学校创造了校内学生“零死亡”的奇迹。这些学校有:玉树州民族中学、玉树州红旗学校、玉树县第一完全小学、玉树县第二完全小学、玉树县第一民族中学、玉树县第二民族中学等。这样的奇迹是怎样创造出来的?连日来,记者深入这些已经复课的学校采访,寻找其中的答案。

  “是寄宿制工程救了娃娃们”

  走进玉树州民族中学的校园,让记者感到惊讶的是,在校园一侧一排两层小楼和旁边的一个独栋两层小楼,在经过强烈地震后,似乎丝毫未受损伤。与另一侧已经严重破损的教学楼和办公楼相比,这些建筑的质量明显更胜一筹。

  校长崔玉文告诉记者:“坚固的小楼是学生宿舍和食堂,都是2005年国家寄宿制工程项目校舍。这次大地震,我校1600多名学生无一在校内伤亡,真是多亏了国家寄宿制工程对质量的严格要求。是寄宿制工程救了娃娃们的命啊!”

  玉树县第二民族中学校长文德也深有感触地说:“大地震将学校的一排平房震塌了,但几栋教学楼却安然无恙。这几栋楼都是国家‘贫义工程’三期的项目,它们经受住了考验。”

  “安全课列入课表,每周一次”

  玉树县第一完全小学在这次地震中创造了2000多名学生校内无一死亡的奇迹。学校党支部书记才玉兰在谈到其中的原因时说,这与学校平时注重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有关。

  在一间临时搭建的帐篷办公室内,才玉兰从一个纸箱中拿出一本学校自编的校本教材《小学生自护自救安全常识》,放到记者的面前。记者随手翻开这本书,栩栩如生的图画配上通俗简单的文字说明,让学生一看就懂。

  “学校十分重视安全教育,安全课列入课表,每周一次。”才玉兰自豪地说,“除此之外,学校平时注重开展学生的紧急疏散演练,其效果也在这次地震中得到充分体现。”

  像玉树县第一完全小学一样,其他几所创造校内学生“零死亡”奇迹的学校,在平时的教学中也都十分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紧急疏散演练。

  “没有应急机制,学生可能出现恐慌性推挤”

  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其惨痛的教训被青海玉树的很多学校汲取。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这次地震中创造了校内学生“零死亡”奇迹的几所学校,均建立了专门应对地震的应急反应机制。

  4月14日早晨,玉树县第二完全小学校长田江山起得很早。早上5点40分发生的地震,让他心里有一种隐隐的担忧。在前往学校的路上,他就考虑应该立即启动地震应急反应机制。早在前年汶川大地震发生不久,玉树县第二完全小学就着手建立地震应急反应机制。

  到了学校后,他连忙叫上门卫到处查看。正在这时,大地震发生了。他大声对几名还在教室里的学生说:“不要慌,大家快点下楼。”这时,各班教师自觉按照应急反应的要求组织安抚各自班级的学生,学生们虽然惊慌,但是整体上秩序井然。

  “如果没有应急反应机制,地震时学生们可能会出现恐慌性推挤,从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田江山说。

来源: 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   作者: 记者 蔡继乐    编辑: 俞佳

 相关稿件
·四川:万余小蛤蟆“聚众游街” 专家称与地震前兆无关
·全国接收青海玉树地震救灾捐赠款物41.99亿元 捐款35.18亿元
·智利中南部地区发生里氏5.9级地震 目前无人员伤亡报告
·我国多个地区澄清地震谣言 5人因传谣被拘留 南京地震局公开辟谣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