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强新市镇“两分两换”探索先行一步
2010年5月4日 13:05
新市镇建设如何推进?如何将新市镇培育成小城市?如何将“1640”网络型大城市做出嘉兴特色来?面对这些难题,嘉兴的探索路径是以“两分两换”为主要抓手,推动农村居民向小城镇集聚,从而实现新市镇建设的加快推进。同时,对新市镇培育实施分类推进,到2012年,全市三分之二的新市镇将建设成为小城市,形成40个左右能级、梯次分明的网络型城市重要战略节点布局。
2009年嘉兴十强新市镇中不少新市镇是我市开展“两分两换”的首批试点镇,试点过程中,各镇因地制宜,在农房集聚、农户搬迁过程中探索完善适合本镇情况的运作模式。随着“两分两换”试点的深入开展,这些先走一步的新市镇开始在健全社区服务管理体制、推进村级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
村级集体资产
运作体制谋新变
在“两分两换”推进任务已经完成60%的南湖区七星镇,这几天镇党委书记柴荣明正忙着与各村的支部书记座谈,商量如何深化村级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柴荣明告诉记者,推进速度快是七星镇“两分两换”试点工作的一个特点,目前该镇所有村都已启动“两分两换”工作,到今年年底,全镇将完成整体推进任务的90%。
“‘两分两换’推进到这个程度,在继续加快农民集聚的同时,我们更多地着眼于集聚之后如何进一步完善机制体制。”柴荣明说,在农户集中居住点减少以后,跨村跨区域的村级集体资产如何分配、如何壮大,这是大家都关心的问题,必须及时进行村级集体资产产权制度的改革。
记者了解到,目前一份《七星镇村级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正在最后修改当中。根据该意见,该镇各村现有的资金、可变现资产和村级建设用地,经过评估兑现后,将委托镇政府组建的七星镇村级资产经营管理公司统一经营。公司建立后将实行三个统一,即统一村集体资金的入股标准,统一资金投向,统一核算分红。“达不到预定收益率的部分由镇财政补贴,用这种方式实现村级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让每个村民放心。”柴荣明说。
记者还了解到,在同样是“两分两换”首批试点的余新镇,村级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方面的改革也已经启动,目前相关各村正在进行清产核资、资产量化的前期准备工作。根据该镇的工作规划,2010年将全面完成“两分两换”已启动村的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2012年前将全部完成所有村的产权制度改革,切实转变村级集体经济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
社区服务
管理体制求创新
我市的“两分两换”试点工作已经有了一个良好的开始,但后续的难题仍然不少。比如在“两分两换”推进过程中,各试点镇都规划建设了多个城乡一体新社区。农民市民化、农村社区化之后,如何帮助、引导农民尽快适应城市生活,建立行之有效的社区管理模式,亟待破题。
据了解,面对这些后续“障碍”,各个新市镇都已经开始探寻解决途径。“完全市场化的物业管理在实践过程中暴露出很多问题,农民向市民转变的过程中,更需要的是一个既有社区服务功能,又有一定的管理、教育、引导功能的管理机构。”余新镇镇长高丹霞表示,基于这种考虑,作为一种新的尝试,余新镇采取政府出资80%、民间出资20%的模式组建了嘉兴市万家洁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对城乡一体新社区进行统一管理,在农民完成身份转换及思想转换后,再慢慢走市场化运作之路。
而在洪合,如何让集聚到中心镇的农民和集聚的新居民和谐共处也是面临的一个挑战。洪合镇党委书记张海君告诉记者,目前洪合镇仅登记在册的新居民就达5.8万人,随着中心镇集聚人口的增多,高密度的人口必定带来交通、卫生及城市配套设施的压力。因此,洪合镇在新市镇建设上已着眼考虑这些问题,譬如2009年投资4000万元新建镇中心小学,在“两分两换”试点村设立村级图书流动站,完善配套;为新居民及本地居民服务的设施也专门作了规划。
此外,为更好地完善集聚区的城镇化配套能力,解决农民的就业出路问题,王店镇正谋划打造12平方公里的现代物流城,引入mall形式的商业业态,提升城镇的承载能力;濮院镇规划精品农业园,吸纳50岁以上的农村劳动力就业。“这些配套设施的同步跟进,将帮助农民更好地适应身份的转变,更快地融入市镇生活。”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记者 徐玲英 朱 卉
编辑:
张兆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