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7000年, 触摸江南文化之源
2009年11月12日 10:14
11月8日,一个深秋的午后,我们踩着一地暖暖的阳光,去接近这一片江南文化之源。
我们的脚步迈得很轻,生怕每踩下一脚,就会惊醒地下的先民已沉睡了近7000年的酣梦。脚下褐色的泥土,松松软软的,一弯身就可以捡到一块马骨头,或是一片残缺的陶片。
一人多高的芦苇,叶子枯黄了,远处还不时传出噼噼啪啪的声响,几处野火升腾起了浓浓的烟雾。第一次接近马家浜遗址,有一丝荒凉的美。
马家浜,一个村落的名字,因50年前一次抢救性发掘,被植入了深深的文化烙印,改变了考古学界的一个学术观点。
1959年3月,马家浜的村民在挖“马骨泥”积肥时,让大量的兽骨、陶片和人体骨架重见天日。省博物馆、杭州大学历史系等单位组成的考古队来到了这片村民世代耕作的土地上进行抢救性发掘,共发现墓葬30多座,房屋遗迹1座,以及大量的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
俯身直肢葬俗,以夹砂红陶为主,以牛鼻式器耳、喇叭形圈足为特征,使用玉玦、玉璜为主装饰品,斜背舌形石斧等,这些具有独特性、典型性的文化遗存,改变了考古学界对于新石器时代青莲岗文化的认识,马家浜文化被学者提出来。1977年11月,在南京举行的长江下游新石器时代学术讨论会上,正式确立了马家浜文化。这片以太湖为中心的苏南、浙北和沪西地区的文化,带着几许神秘,轰动了考古学界,从而形成了马家浜文化(距今约7000年)到崧泽文化(距今约5500年)再到良渚文化(距今约5000年)的文化传承。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马家浜遗址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0年前这次抢救性发掘之后,马家浜又恢复了平静,村民们把土坑填平之后,又在上面种起了水稻。
2003年,马家浜遗址上的村民全部搬迁,我市以遗址为中心规划建造占地20多公顷的马家浜遗址公园。
前几天,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再次进驻马家浜遗址,搭起了彩钢棚,于今天起对300平方米的遗址进行发掘。沉睡了近7000年的马家浜遗址,再次吸引了考古学界的目光,她将带给大家怎样的惊喜呢?
深秋的阳光,给这一片芦苇地镀上了一层金灿灿的光泽,金庸先生手书的“江南文化之源”的遗址纪念碑兀自伫立风中,在向世人昭示着什么。
还原马家浜遗址第一次发掘
村民记忆:有一具人体骨架就放在我家
“1959年,好像是初春的时候,听说考古探测队来了,挖掘到了很多人的骨头和马的骨头,大家都抢着去看……”对于50年前的那次发掘,当时家住原天带桥村的18岁村民李阿大记忆犹新。他记得那次发掘有几个月的时间,最后把挖到的骨头用钢丝穿起来,考古队把它们运走了。三四年后,通过搬运附近高坡上的泥土,重新把发掘留下的池塘给填上种水稻了。
那时仅23岁的朱传官是当年天带桥村第八生产队的队长。“当时的考古队员就住在我们村里,有些村民家住的是考古队员,而有些村民家里则存放一些发掘出来的文物。我记得我家存放的是一具很完整的人体骨架。”今年73岁的他已经和老伴朱雪宝一起搬入了禾源社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热心的朱雪宝也在旁边印证着当年的记忆,“那具骨架我印象特别深,我觉得古代的人可能比我们现代人要高大,因为我看到那具骨架的腿骨很长。”那具完整的骨架大概在朱传官家中放了一个月左右。
除了这具人体骨架,村民们印象最深的是野稻。朱雪宝和其他村民都非常生动地向记者讲述,在发掘马家浜遗址时堆起来的泥地里,第二年长出了一丛又一丛又粗又壮实的水稻,“它们的秆子有人的手指那么粗呢!”热心的村民们伸出手指比给记者看。“没有人播种,却长势那么好,我们觉得很神秘!”
原天带桥村10组村民、现年69岁的俞银宝回忆说,大家都说“马骨泥”里是有肥料的,当时整个南湖乡的公社都摇船到这里来装泥,当肥料用。
在朱雪宝的记忆中,还有一段捕鱼的快乐经历。因为马家浜的泥土特别肥沃,肥沃到这些泥土装运到其他地方可以直接当肥料用,当时周边公社都到这里来运泥,加上考古发掘挖的泥土,就留下了一个个小池塘。很快,这些池塘里就有鱼了,黑鱼、鲫鱼、草鱼等,把水舀干,就可以捉很多鲜美的鱼回家。“好像过了有三四年吧,这些池塘又全部被填满,开始重新种水稻了。”
亲历者记忆:
当年以抢救性发掘为主
梅福根,曾任浙江省文物局副局长,虽已入古稀之年,但身体依然很硬朗。50年前,他是省文物管理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全程参与了马家浜遗址的第一次发掘工作。嘉兴是梅福根的故乡,他也对这里多了几分感情。昨天,记者拨通了梅老的电话,他热情地接受了晚报记者的采访。
1959年的初春时节,梅福根还是一名意气风发的青年,他在汪济英、牟永抗的带领下,一行四五人赶到了当时嘉兴城南的南湖乡天带桥村开展抢救性发掘,同行的还有姚仲源、冯信敖等考古队员,他们到村里一呆就是3个月。梅老回忆说,1958年正是“大跃进”时期,农村大搞积肥运动,马家浜一带村民挖出了大量骨头、石斧等,“我们听到消息就马上赶过去,一看现场被挖得很凌乱,当时猜测这里很可能是一处古代遗址,于是进行了一场小规模的清理发掘工作。”
“当时是以抢救性发掘为主,对已经破坏了的地方进行发掘,规模不大。”梅老介绍说。马家浜遗址总面积约15000平方米。当时发掘的坑位处于遗址中部,共挖了5个探方,总面积也不过200多平方米。
发掘地方虽不大,但出土文物数量颇丰,器皿、配饰、骨架都有。据梅老回忆,当时在马家浜发掘出了好几个墓葬,发现了红烧土,同时还发现了房屋建筑的遗迹,至于其用处是住房还是烧制陶器的窑当初还不能断定。
50年前的考古工作尤其辛苦。梅老还记得,当时他们自己从家中带着铺盖来,就住在村民的家中。考古现场发掘的人体骨架无处可放,队员们将其搬到了村民家门口,但是村民看到尸骨觉得晦气,不同意他们把尸骨搬回住处。看到村民们纷纷把遗址的黑色泥土当肥料使,考古队队员就告诉他们,虽然土里含有大量兽骨,但其实是没什么肥力的。
梅老认为,对马家浜遗址进行再发掘意义不一般。“上次作为抢救性发掘,只挖了一点点,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这次发掘工作将推进对马家浜文化的研究。”
细数1959年出土文物 畅想古人“幸福生活”
在嘉兴市博物馆的“禾源”展厅内,有13件文物是1959年在马家浜遗址发掘的。昨天下午,记者采访了市博物馆副馆长方国权,通过其中一些典型文物,以文物呈现的造型特点,畅想了近7000年前生活在马家浜的先民们,曾经有过怎样的“幸福生活”。
会锄地会砍树 还会缝衣服
用小而尖的石块锄地,用大而锋利的石片砍伐树木,用野兽的骨头制作匕首和长矛……近7000年前的马家浜人,不断地根据自己的生产和生活需要发明工具。小而厚的长方形石块,把其中的一端在砺石上磨得薄而且有锋,绑在木棍上,这种名为石锛的文物,其原始功用就可以和今天农村的铁锄媲美;选择大而薄的石片,同样把一端打磨出锋口,在厚的那一端钻出一个圆孔,用绳子绑到木棍上,其功能就是一把坚固耐用的石头斧子。用什么来钻石斧上的圆孔?有人推测是那种用石头做成的石凿或者是骨头做成的骨凿。
方国权认为,嘉兴这片土地海平面低,水分充足,从古代起就是个水草丰美的地方,这可以从这些年来不断出土的各类动物骨头或牙齿来证明。因此,动物骨头成为原始马家浜人制作生产和狩猎工具的一大原料。他们挑选其中长而锋利的骨头制成骨匕或骨矛,选择短而锋利的骨头制成射杀野兽的骨镞。骨匕除了近距离刺杀猎物外,还可能用于烹煮食物时的切割。出土的骨类文物中还有骨针和骨锥,专家推测这两件工具是古人用来缝制衣服的。
炭化菱证明:乾隆怪罪南湖菱纯属戏说
“到嘉兴一定要尝尝这里的南湖菱。它圆润饱满而没有角,相传是乾隆皇帝下江南时,被南湖菱的角刺破了嘴唇,龙颜大怒后怪罪南湖菱的角,后来出产的南湖菱就成了元宝菱而没有角了……”这是不少热情的嘉兴导游向外地游客介绍嘉兴特产南湖菱时必说的一个典故,而马家浜遗址出土的一件小小文物,却证明这个典故纯属戏说。一枚从马家浜遗址出土的小小炭化菱,带给嘉兴人的绝对是大大的震动——早在近7000年前,嘉兴这片土地的湖泊里,就生长没有角的南湖菱了。
盛煮食物的陶罐上有着精美生动的装饰
双圈大眼,配以若干放射状睫毛,粗鼻上翘,张口成吼叫状,虽为兽面,却有人的表情,神情兼具,属于人格化的动物形象。这枚一块巧克力大小的名叫兽面器耳的文物,是马家浜遗址出土文物中最典型而宝贵的一件,其塑像也因此被作为文化遗址的象征竖立在马家浜遗址上。专家认为,这是一件罕见的史前陶塑珍品,与后期出现的某些兽面形象有着十分相似的痕迹,将兽面人格化崇拜的形象足足提前了一两千年。无论是对良渚文化神人兽面纹,还是商代兽面纹的认读都找到了其历史原型,是一件研究史前神人与兽面融为一体(太阳神崇拜)造型的珍贵资料。
方国权说,这件文物是古人生活用品中陶罐的一个耳朵。这个耳朵可以让搬运陶罐更方便,也可以用绳子穿过耳朵从而把陶罐提起来去湖边打水或架起来在下面点火煮食物。古人在陶罐耳朵这么细小的地方都会进行这么精美而有视觉冲击力的艺术创作,说明他们对生活已经有了美的追求。除了这个兽面器耳外,出土文物中还有一件名为陶豆的器物。“这是古人用来装食物的,你看它上端存放东西的面那么大,底座又那么高。估计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一是在上面尽量多放些东西,二是因为当时还没有桌子,底座高不仅可以保持相对的卫生,也可以更方便拿东西。”
以玉为饰 古人也爱美
在马家浜遗址出土的人体骨架旁,其中头部位置曾有环形的玉玦,其腰部位置曾有玉璜。“头部位置的玉玦相对比较小,且当中有了缺口,曾有人猜测是古人的耳环。而另外一些比较大的玉玦,则也有人猜测是手镯。”对于一些人认为出现在腰部的玉璜是古人用绳子穿过去挂在腰间作装饰的说法,方国权指出,也有可能是古人用玉璜穿起来做成项链佩戴在胸前的,或许在下葬时或是发掘时略有移动而滑向了腰间。“不管这些玉饰品究竟佩戴在哪个部位,都说明了马家浜人的生活已经相对稳定和富裕,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吃饱肚子和不受冻了,他们建了房子,种植了水稻,还想着要扮美自己。”
很多谜底等待揭开
玉饰品究竟是戴在腰间的还是胸前的?是给男子戴的还是为女子准备的?在其他地区出土的马家浜文化文物中,有一款生动有趣的腰沿釜,是古人用来烧饭的,其生动之处是釜的腰部有一圈高高的往外翻翘的设计——有专家推测,这个设计和现代人的锅子上面那一圈翻卷有着同样的原理,那就是怕饭快熟时水会溢出来。方国权说:“1959年的马家浜遗址发掘,在设备仪器、技术资料上都是简陋的,所以在市博物馆只有10多件文物。在这次发掘中,一些推测能否得到印证和细化?很让人期待!”
二度发掘: 科学考察与遗址公园建设齐头并进
上世纪70年代,作为环太湖文化区史前时期一支重要的考古学文化,“马家浜文化”得以命名。记者从相关专业人士处了解到,嘉兴是马家浜文化遗址的命名地,环太湖流域有70多处同类文化遗址,嘉兴的马家浜遗址规模不算大,时间也不算最早,但作为古人类聚落遗址,它具有鲜明的该类文化典型性,且与后来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一脉相承。
从发现“马家浜”至今,半个世纪过去了,除去2005年11月和2009年4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工作人员对遗址做了两次试探性钻探调查外,基本没有进行过深入的规模性发掘。
时隔50载,马家浜这块沉寂已久的古老土地终于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二次发掘。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田野考古和科技考古的专业人员以及嘉兴市博物馆的专业人员组成的考古发掘队前几天进驻马家浜遗址现场,还在遗址保护范围最北缘约300平方米的区域搭建了钢棚。
考古发掘工作今天启动,发掘时间预计3个月。
这次再发掘与50年前的首度发掘有什么不同?最终希望达到怎样的目标呢?嘉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助理陈建江告诉记者,这次发掘是50年来对马家浜遗址的再认识。1959年的发掘属于抢救性发掘,比较仓促,这次则更突出发掘的科研课题性质。即使这次的出土文物不多,但研究水平和方式在日益精进,通过考古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相信对马家浜遗址的认识也将更加全面,同时丰富对古人类谱系的研究。我们的先民是怎样生活的?组成一个怎样的聚落?生产生活方式是怎样的?这些都有待学者通过调查研究作出解答。
此外,记者从嘉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获悉,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也是马家浜遗址公园建设的一部分,这里将成为一个展示嘉兴近7000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具有真实感的标志性重要场地。2001年,马家浜遗址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文物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市政府编制了《嘉兴马家浜遗址保护规划》,经过多次的专家论证、修改,该方案终于在今年8月获得了国家文物局批准。《规划》专门设立了“遗址发掘区”的概念,就是为了将遗址的保护与利用结合起来。以马家浜遗址发掘为起点,马家浜遗址公园的建设也开始启动。
陈建江告诉记者,马家浜遗址公园是嘉兴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十大保护工程之一。近年来嘉兴经济开发区在编制该区规划时划出约30公顷的土地作为建设马家浜遗址公园用地,同时开展了方案设计。经过反复的讨论及征求意见,现已形成了一致的认识,即把整个遗址公园分成马家浜文化博物馆区、遗址发掘现场展示区和文化休闲服务区三大功能区块。这次发现的一些重要遗迹、地层剖面等可能会保留下来,将作为遗址公园的现场展示。
来源:
嘉兴在线
作者:
沈煜威 沈爱君 俞晓燕 实习生 雷 悦 储永志
编辑:
张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