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大城小事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马家浜遗址50年后再次发掘

2009年11月11日 08:47

    马家浜文化已沉睡地下7000年。“史前嘉兴”是怎样的景象?这里曾孕育了怎样的文化形态?先民们怎样生产生活?形成一个怎样的聚落?……50年前的那次发现和抢救性发掘,市博物馆的13件出土文物,还不足以勾勒出远古那个生动的生活场景。马家浜文化,依旧遥远而神秘。

  昨天,马家浜文化遗址终于获批进行二度发掘。300平方米土地之下,掩藏着怎样的惊喜?一铲,又一铲……拂去浮土,让我们凝神静气,让那些沉睡地下7000年的石锛、斧钺、墓葬、兽骨,告诉我们来自远古的秘密。整个发掘过程预计3个月,本报将持续关注。

  马家浜文化存在于约7000年前,被发现于50年前。50年前的初探,震惊寰宇,一个重量级史前人类文化遗址浮出水面,从此改写江南文化谱系。时隔半世纪,昨天上午,考古发掘队开始对马家浜文化遗址进行第二次发掘,再度唤醒这个沉睡已久的史前文明……

  发掘面积约300平方米

  “这次我们发掘的区域在遗址保护范围内最北缘,约300平方米,相当于两三套公寓房的大小。”在昨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市文化局副局长王登峰介绍说,马家浜文化遗址位于嘉兴经济开发区西南新区,总面积约15000平方米,这次的发掘区仅占总面积的五十分之一。

  昨天禾城风雨大作,马家浜文化遗址荒草侵道、芦苇飘摇,通向发掘区一路风雨一路泥。虽然天公不作美,但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嘉兴市博物馆的专业人员组成的考古队士气高涨,一早进场。“发掘区上方搭建了钢结构棚,不怕日晒雨淋。这样可以保证发掘工作顺利进行,也确保出土遗迹的完整及出土文物的安全。”嘉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助理陈建江告诉记者。

  上午10时许,记者赶到发掘现场时,300平方米挖掘区最表层的野草、石块已被清理干净,露出新土。现场被划分为5米×5米规格的探方,以确定遗址坐标系统。

  下面可能为墓葬区

  现场七八位村民正在专家指导下,用铁耙、铁铲挖着表层浮土。“这里的耕土层约有0.5米厚,耕土层下就是1米多厚的文化堆积层。”身为考古发掘队队长的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教授芮国耀告诉记者。一般文物就藏在文化堆积层中,尽管离文化堆积层还有相当距离,村民刨土的动作已经非常小心翼翼。

  300平方米土地下究竟埋藏着什么秘密?“在没挖下去之前,这个只有天知道!”芮国耀半开玩笑地说,不过,据专家估计,下面很有可能是一个墓葬区。据介绍,这次的发掘区紧邻1959年的发掘区,很可能存在马家浜文化的墓葬。今年4月在此进行的钻探和小范围探沟试掘,也的确发现墓葬。另外,选址在此,还因为这里一直是旱地堆积,文化堆积层保存较为完好。

  “这次发掘,极有可能获得较为丰富的遗迹和遗物资料。”专家预测较为乐观。随着挖掘进度的深入,马家浜文化的神秘面纱将被掀起,10天后可见到文化堆积层。

  二度发掘意义重大

  时隔50年后对马家浜遗址的第二次发掘,非常令人期待。1959年3月,马家浜村民在挖“马骨泥”积肥时,出土了大量的兽骨、陶片和人体骨架。经考古专家确认,该遗址以鲜明典型的文化特征,不同于黄河流域的史前文化形态,成为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代表。马家浜文化正处于母系社会的繁荣时期,距今5500年左右发展为崧泽文化,在距今5000年左右又演进到良渚文化,马家浜文化成为当之无愧的“江南文化之源”。

  2001年6月,国务院公布马家浜遗址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启动马家浜遗址公园建设”近几年也屡屡被提上市政府的议事日程。

  “但1959年的那次发掘和随后的研究都存在不少缺憾!”王登峰介绍,1959年以抢救性发掘为主,比较仓促,只挖了约200平方米,当时设备仪器、技术手段也都比较落后,没有进行系统研究。由于历史原因,那次发掘的记录资料也不甚完整,出土的大部分陶片等遗物已经散失。随后50年对马家浜文化的研究也较为薄弱。“这次则更突出发掘的科研课题性质,即使出土文物不多,但因研究水平和方式的大幅提升,相信对马家浜遗址的认识也将更加全面。我们将进一步探究马家浜遗址内先民聚落的四周范围、内部结构、生产生活方式、生产力水平等,为马家浜文化研究开辟新的空间和角度,推动马家浜文化的深入研究和广泛弘扬。”

来源: 嘉兴日报   作者: 杨 洁 耿俪洳 储永志    编辑: 张彬

 相关稿件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