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彝尊诗词研究
2009年9月21日 11:18
五、委婉寄情,空中传恨
朱彝尊经历了故国沦亡,长期浪迹,漂泊不停的游幕生活长达十五年之久,在不少诗词中流露出困顿遭遇,压抑沉郁,厌倦愁绪,而引发出悲怆的哀怨,“竹垞三径也萧然,归梦天涯又隔年”,利用诗词的“寄情”、“泄露传恨”的功能。试看《解珮令·自题词集》:十年磨剑,五陵接客。把平生,涕泪都飘尽。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几曾围,燕钗蝉鬓。不师秦七,不师黄九,倚新声,玉田考近。落拓江湖,且分付,歌筵红粉。料封侯,白头无分。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真实感受,没有丝毫矫饰、做作,全以情真意深的内心独白。词的上片写自己在国破家亡后飘零四方,结交志士,共图抗清大事,都难以如愿,而借词寄托的苦心。下片表明自己宗奉南宋姜夔,张炎一派清空醇雅的词风,并表态不学秦观,黄庭坚的北宋婉约词派。“老去填词,一半是空中传恨”确实是朱彝尊十数年词心的概括结论。这首词气势恢弘, 凉遒劲,令人无限感慨。毛泽东先生曾亲手书写过这首词。
朱彝尊对于诗词“传恨”,“寄情”有其历史原因和现实根本,他们在抗清失败,复明无望,许多文人出于理智和感情两难的尴尬,纷纷以隐逸避世的旋律,词作得精巧雅致,在醇雅的韵音中蕴藏深刻得含义,体现了“空中传恨”的旨趣。
朱彝尊在词作内容上博取多采,但要尽可能委婉曲隐表达出来,就要发挥和利用诗词的“寄情”、“传恨”的功效,来表达“醇雅”贵深的意境。他在《陈纬云红盐词序》中说:“善言词者,假闺房儿女之言,通之于《离骚》、变《雅》之义,此尤不得志于时者所宜寄情马尔。”正因为清朝高压政策,大兴文字狱的恐怖,美人香草成为“寄托”功能,最合时宜了。
朱彝尊在词作中很少直陈家国之恨,往往借古喻今,吊古感喟,以朦胧隐逸,比兴手法,以言外寄意,达到“中空传恨”目的,来回避文字狱的风险。
其他如《百字令·自题画像》、《青玉案·临淄道上》等,都集中抒露侘傺失意,落魄不遇的悲愤和郁闷的“空中传恨”的惆怅。
六、五陵接客,酬和吟唱
歌颂友情原是中国诗词中一个常见主题。朱彝尊性情豪爽,喜结交、重友谊,在游幕生涯中得以结识天下巨儒遗老,并相互酬和吟唱传为佳话。
康熙五年(1666)春,朱彝尊在太原,客山西布政使王显祚幕,拜访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顾炎武,结为好友。顾炎武赠五言长律《朱处士彝尊过余于太原东邻赠之》。朱彝尊也赠诗回敬《同纪处士映钟,杜太史镇,谭舍人兄吉璁,某孙侍郎承泽研山斋四首》中称赞顾炎武“齐东回首望,最亿虎头痴”。赞举顾炎武像东晋顾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
康熙五年(1667)朱彝尊在山西代州结识著名诗人王士稹,成为莫逆之交,史称南朱北王。王士稹在《朱锡鬯自代州至京奉柬》一诗中,表达了对朱氏文采的欣赏。朱彝尊也应王士稹之请与其《王礼部诗序》作了序。并作《送少詹王先生士稹代祀南海兼怀梁孝廉佩兰,屈处士大均,陈处士恭伊》一诗相赠。二人感情甚笃。
康熙十二年(1673)朱彝尊在通州收到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信,两人深情友好,交往不断,在朱彝尊眼中,纳兰性德是一个文武全才的能人。他在《紫云词序》中赞誉:“骑则 云,射必穿柳。出师绝漠,不惮虎口。”
朱彝尊对曹溶的友情,可谓:“投份怀衿契,忘年比漆胶。”对这位前辈乡贤、老师和文友,特别在广东时期和山西时期多承曹溶收容培养,感恩至深,二人往往以小令慢词更迭唱和。别离分开,也诗词寄赠十分频繁。
朱彝尊在《题倦圃图二十首》、《满江红·钱塘观潮,追和曹侍郎韵》等作品中,都十分怀念和夸赞曹溶的才华和友情。另外,还有不少《浣沙溪·邓游联句》、《解佩令·送赵秋谷联句》、《竹炉联句》以互相酬唱为主题,堪为佳作,成为有益的友谊格言。
朱彝尊一生创作了大量诗歌,他始终如一贯彻他所推崇的“醇雅”的理论。一是源流上宗法南宋,二是取法对象上推尊姜夔和张炎;三是审美风格上崇尚醇雅,以本人粗浅的学习心得,归纳为以下特色。
七、清丽芊绵,容疏淡雅
芊绵,是指词中出现光彩照人的清词丽句。芊绵本指草木蔓衍丛生貌,“芊”是翠绿色,“灼灼芊芊,蝉玉之色也”,形容光彩盛茂之意。这里“清丽芊绵”是说朱彝尊词作以性情为重,以委婉深挚为要,喜用平缓疏朗的手笔,以舒缓的节奏,清疏的空间,创作出看来平淡却蕴孕着深长的意境。使作品达到了不染尘埃,不着尘世色相,空灵清婉的境界。让人们在水光墨韵重,领略他词中的含蓄凝练,意境绵远之感。试读,《卖花声·雨花台》:襄柳白门湾,潮打城还。小长干接大长干。歌板酒旗零落尽,剩有鱼竿。秋草大朝寒,论雨空坛。更无人处一凭阑。燕子斜阳来又去,如此江山!
词的上片写白门湾上,潮声清寂,渔钓襄柳,芳草飞燕,落日斜辉,呈现一幅凄清冷落的画面。下片写当年曾经是六朝金粉,繁华盛世的京华之地,现实却是虚空一片,几竿渔钓,数只燕子,无人游览,再以“如此江山”轻轻一点,透露处作者凭吊兴亡,怀恋故国的深情,使人油然产生一种“江山虽在,国势迥异”之概。所以,被推崇为光彩照人的请词丽句。
再如《瑶台聚八仙,苦忆丁香》:青天碧波夜夜,算明月、何从更坠怀。灯算泪,滴秋风长簟,暮雨空阶。
再如《卖花声·背郭鹊山村》:声声滴滴夜深闻。梦到江南烟水阔,小艇柴门。
再如《风蝶令·南浦山无数》:漳水流雪残,丛台散晓烟,酒家疏雨杏花天。系马红楼深处,阿谁边?
朱彝尊笔下的“暮雨、蔬雨、春雨”一切都在朦朦胧胧之中,以平淡舒缓的笔墨营造一片虚空的天地,让人去领略,如嚼橄榄,回味无穷。
八、壮怀激荡,深厚苍凉
朱彝尊秉性清高,致身清美,以清逸之志,清爽之气,清纯之情,以情逸奔放,雄健笔力,摄取神魄,一气舒卷,创作长篇绝词《玉带生歌》,被赵翼在《瓯北诗话》中誉为:“纵横跌宕,雄奇盖世”。同样,我们在词作中,也读到不少如矿出金,如铅出银的豪放精品。如《满江红·吴大帝庙》、《百字令·度居庸关》、《满庭芳·李晋王墓下作》、《水龙吟·谒张子房祠》等等。同样也感到悲歌击筑,秒笔点染,风采独具,笔致高远,悲愤苍凉。这些词作,显不被姜夔、张炎一家的清空醇雅所拘限,而大有苏轼、辛弃疾豪放之风,说明朱彝尊创作风格多样,内容多采,虽然在整个《曝书亭词集》所占比例不多,但也说明朱彝尊难有所诗,但自有个性。在这些作品中,既有“十年磨剑,五陵接客,把平生涕泪都漂尽”的时代悲恸,也有“四十无闻,一丘欲卧,漂泊今如此”的个人失意,有时也发出秦缶燕筑相摩荡的塞外之音,显得激荡悲凉。应该说朱彝尊词以婉约为主,又兼豪放。
九、深微幽然,委婉含蓄
在中国传统文学意识中,向来有诗庄词媚的言说,把词作为“艳科”。特别在明末清初,艳词泛滥,尽酒楼歌榭狎妓之作,轻薄浅鄙充塞词坛。朱彝尊的《静志居琴趣》与其同时的“艳词”之作迥然有异,犹如一股淡雅的幽香,沁人心肺。为“艳词”开辟了一条高雅醇正的创作道路。
试读,《眼儿媚·那语私语小窗边》、《城头边·别离偏比相逢易》、《两同心·认丹鞋响》等等,朱彝尊都以委婉含蓄的笔致,淡淡写来,浅浅勾画,以浅近而真挚的语言,浅白轻灵而富于情韵的文采,将感情曲折道出,使语尽意不尽,而获得含蓄蕴籍的神味。
朱彝尊的一首著名小词《桂殿秋·思往事》被清末民初的词学家况周颐极高的评价,简直成为一代清词的压卷之作,就是以委婉动人的写作风格,不仅感情真挚,而且善于融情入景,景中含情,构成词境婉约的重要特质。同样在《静志居琴趣》中,有不少和妻妹冯寿贞同舟共载的词作,如《鹊桥仙·一箱书卷》:“寒威不到小蓬窗,渐坐近越罗裙衩。”《渔家傲·浅墨轻杉染趁时》:“一面船窗相并倚,看绿水,当时已露千金意。”《朝中措·兰桡并载出横圹》、《洞山歌·谢娘春晓》都是二人同舟之事的记叙,都以清新流丽,缠绵委婉,情深悱恻,将感情柔化,达到字外盘旋句中含吐的效果。
十、赋物浏亮,琢句精工
朱彝尊文藻卓绝,知识渊博,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进行诗词创作时往往能融才、学、识为一炉,正所谓“诗篇虽小技,其源本经史。必也万卷储,始足供驱使”(《斋中读书十二首》),在(《鹊华山人诗集序》)也坦言:“其取材也愈博,宜其诗之雅醇”。
朱彝尊腹笥之富,当世无匹,以文学成就彪炳一代。收集《曝书亭词集》中的《茶烟阁体物集》和《蕃锦集》是他炫才、征典的咏物、集句作品,在笔法技巧上的精雕细琢、审音度律,使事用典,措词造句,取色摹形,避俗就雅,堪称一个“工”字。他的咏物词《长亭怨慢·咏雁》,词论家们认为可与苏轼《水龙吟》咏杨花,史达祖《双双燕》咏燕,姜夔《齐天乐》咏蟋蟀,有异曲同工之秒,是咏物词的佳作,堪与南宋诸多名家比肩。
《茶烟阁体物集》中的词题以及编排顺序是节气系列、物体系列、美人人体器官系列、花卉果蔬系列和动物系列。表明朱彝尊丰富的学识和长久积累的文才基础,达到形神兼备,物我交融,托物寓怀,借景寄情的功能。
《蕃锦集》的110首词,都以唐人诗句集选而成,做到小令慢词皆备,平仄对偶工整,格律调协声和,文心谐韵秒合,连渔洋山人王士稹叹为鬼工;谢章铤在《赌棋山庄词话》也赞叹“《蕃锦集》偶句无不工秒,”以为“神工鬼斧”。试举《更漏口·京口晚眺》:秋风清(李白)秋色白,(李贺)瓜步寒潮送客。(刘长卿)望极浦,(王维)度飞染,(卢照邻)吟诗秋叶黄。(杜甫)幽兰露,(李贺)香枫树,(皇甫冉)吠犬鸡鸣几处。(皇甫冉)染罗衣,(李贺)鸟还人亦稀。(李白)
朱彝尊学问深厚,智慧超群,天赋过人。好学不倦。少年聪明,过目不忘,素有神童之称;老当益壮,刻苦钻研,博览群书,成为一代宗师,流芳后世。
朱彝尊到康熙四十九年(1708)80岁时,完成《曝书亭集》校订工作。1709年,81岁高龄,到真州交给检察御史曹寅捐资倡助刊刻。当时七月开刻,十月十三日子夜,奄然长逝。伟哉!《曝书亭词集》,和朱彝尊的名声,永垂千古。美哉!《曝书亭词集》像绚丽的奇葩。永远芬芳清香。
来源:
朱彝尊研究会
作者:
凌聿浒
编辑:
吴怡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