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站·浙江在线 浙江新闻 图 片 数字报 彩票代购
 首   页 | 新闻中心 | 视听新闻 | 玩转秀洲 | 直通秀洲 | 画乡风采 | 曝 书 亭 | 镇街风采 | 部门联动 | 企业名片 | 新居民之家 | 图  库
 民生信息 | 大小城事 | 财经纵横 | 教育天地 | 休闲旅游 | 生活健康 | 文娱播报 | 时尚资讯 | 汽车世界 | 专  题 | 小村官在线 | 官方微博
19119年7月15日 周一
 您当前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嘉兴新闻
 精彩推荐
作风“新常态”擎动现代化田园“秀洲梦”
菱歌悠扬菱桶竞渡擦亮南湖菱文化“金名片”
秀洲开展"七进七种"宣讲服务进农村文化礼堂活动
嘉兴创建国家公共文化示范区交出“中期答卷”
秀洲区完善活水机制逐步改善河道水质
防汛升级 秀洲启动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规范化建设
嘉兴"十三五"规划编制启动 编制思路进一步创新
在活动中体验古老民俗文化 秀洲小学生亲近"非遗"
转职能 转方式 转作风 “三转”转出秀洲新气象
秀洲区20多个楼盘亮相嘉兴夏季房博会
 图 片


嘉兴市跻身国家"多规合一"试点 "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说了算

2014年9月15日 09:19 [ ] [打印]

  是什么决定了一座城市的新走向?未来,在嘉兴,“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将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实现更高层面、更大范围的规划统筹。11日上午,我市召开“多规合一”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扩大)会议,部署嘉兴“多规合一”试点工作。会上,记者获悉,嘉兴市被列入国家“多规合一”试点城市名单,也是全省列入试点的市县中唯一的一个设区市。市委副书记、市长肖培生要求,要充分认识开展试点工作的重要性,确保各项试点任务落到实处,加快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梁群,副市长赵树梅、张仁贵参加会议。

  不是对现有多个规划的简单拼图

  近日,国家发改委、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住建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市县“多规合一”试点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全国共有28个市县确定为“多规合一”试点市县,嘉兴市成为6个地级试点市之一,浙江省其他两个试点为开化县和德清县。

  那么,什么是“多规合一”?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多规合一”是指,推进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相互衔接,解决在同一空间内存在规划数量过多、内容交叉重复、缺乏衔接协调等突出问题,增强规划权威性和有效性。

  举例来说,眼下,飞快的城市建设步伐正在侵入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区域,一些企业生产影响了居民生活,而今后,通过开展“多规合一”试点,首先科学划定好城市开发边界、永久基本农田红线和生态保护红线,落实主体功能区制度,来实现城乡规划、产业规划和生态保护规划的相互衔接。

  “我市能够入选国家‘多规合一’试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肖培生在会上强调,开展“多规合一”试点,不是对现有多个规划的简单拼图,而是通过规划整合,强化我市总体规划的引导力和约束力。

  “多规合一”破解多重规划

  据悉,开展市县空间规划改革试点,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多规合一”,形成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是2014年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目前,我市也存在着多重规划的情况,而这在全国其他城市并不少见。例如,在土地资源极为有限的条件下,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不合理的情况依然存在,土地利用效益低。为此,根据《通知》,我市将研究提出可复制可推广的“多规合一”试点方案,形成一个市县“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这意味着,在今后的空间规划改革中,将以“一本规划、一张蓝图”说了算。

  那么,“一本规划、一张蓝图”具体如何实行?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一张蓝图,是指统筹不同功能类型用地管制界限,实现耕地保护与建设用地指标、城乡增长边界、国土空间功能布局的统一;一本规划,是指借助总体规划编制,建立起一个层次分明、功能互补、衔接协调的空间规划体系,解决定测规划缺失的问题。

  接下来到今年11月底,我市争取形成试点工作方案,明确试点工作的技术路径和具体内容。从11月底到明年年底前,按照试点方案,开展“一本规划、一张蓝图”的编制工作,完善规划,同时,基本形成适应“多规合一”的规划衔接协调新机制。

来源: 南湖晚报   作者: 晚报记者 何宏颖 通讯员 王乐洋    编辑: 林越琪

 相关稿件
·我市开展“多规合一”试点工作 加快形成一本规划一张蓝图
·李克强:以改革创新精神编制好“十三五”规划
·防止乱改规划,不缺立法缺执法
·打造“一镇一品”特色经济 秀洲区规划工业转型升级清晰路径
 
秀洲区新闻网络信息中心 - copyright © 2009版权所有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浙ICP备09103386号  浙新办[2009]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