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去年底在全省率先启动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对594个市级行政审批事项“能放尽放”之后,昨天,市政府又召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动员会,以实现“放管结合”,为改革取得的成果提供长效保障。此前,市级层面和10个试点单位分别制定了监管实施意见和细则;会上,市政府决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进一步形成跨部门协同监管的合力;会后,我市还将建设完善市场监管信息化平台,加快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改革,逐步探索嘉兴特色的“大监管”路径……
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就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推进殊为不易。“宽进”放宽了准入门槛,可事中事后“严管”任务更加艰巨。简政放权,还须监管到位,做好“放、转、接、管”4篇文章,才能确保改革任务全面完成、政府职能转变到位。在此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嘉兴蹄疾步稳的改革节奏、理性务实的改革态度。先行先试固然需要改革的勇气和魄力,制度设计固然需要改革的智慧方略,但脚踏实地一步一步推进、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同样需要改革的理性务实态度,需要以问题为导向的无数“微创新”。
任何高远的理想,都需要艰难地抵达,积跬步以致千里。改革尤其如此,利益的调整、制度的突破,必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进入“深水区”,当前改革已不可能“单兵突进”,任何一项改革都“牵一发而动全身”,需要全方位的系统设计和统筹安排,需要以“钉钉子”精神一点点深入和推进。例如户籍制度改革,绝不仅仅是近3亿农民工的身份转换,更牵涉教育、医疗、养老等多方面改革协调推进。海宁率先启动的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绝不仅仅是对企业进行绩效评价,更涉及评价体系如何逐步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如何形成等诸多具体问题,这些问题没有先例可循,看似小问题实则事关改革成败,唯有及时、具体的创新突破,改革才能继续推进。
改革成为当下最受关注的热词,而嘉兴则是全省确定改革试点最多的地方,人们对改革的期待毋庸置疑,但一些人急于求成、急躁冒进,热衷于“裂变式”的体制变更,认为改革就该是疾风骤雨式的“一夜巨变”;一些人则彷徨观望,对改革疑虑重重,或消极倦怠。类似极端、偏激、消极的声音,势必妨碍共识形成,徒增改革难度。心态的浮躁可能让改革成为一锅煮不熟的夹生饭。而历史经验反复证明,紧迫不是急躁,勇气不是冒进。在利益关系复杂、价值取向多元的今天,改革尤其需要既不冒进又不畏难的理性态度。
著名国情研究专家胡鞍钢两天前在嘉善讲课时表示,唯有无数地方小创新、基层“微创新”的聚合,才能最终形成中国的巨大创新。“微创新”这个诞生于互联网时代的新概念,原本指从小处着眼,不断改进用户体验的单点突破创新,后来被应用于经济领域,在改革领域它也同样适用。每个人都是改革的参与者,每项“微创新”都是改革的推动力。“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以更加理性、务实的态度正确看待改革,以“实实在在的动作、真真正正的突破”推进改革,才能给下一步改革提供更大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