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调研
针砭时弊绝不含糊
“学校建筑面积有多少?”“规划了多少班级?”“学校什么时候可以建成开学?”5月初,秀洲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金富在现场调研浙江师范大学附属秀洲实验学校(秀湖实验学校)项目时详细询问了项目情况。
“浙师大附属学校的引进是秀洲区九年制义务教育发展的又一新突破。”沈金富表示,秀洲区教育资源和教育基础相对于周边县区还较为薄弱,但是近年来通过合作办学方式,吸引区外名校和名师资源,强化了师资力量,更新了办学理念,提升了基础教育水平。
多走、多看、多问,秀洲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实地察看了包括义务教育段学校、新居民子女学校、幼儿园、成校等不同类型的13所乡镇(街道)学校发展情况,全面了解教育保障、人才培养、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创新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通过对多所乡村学校调研,乡村学校留不住优秀老师成为制约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共性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地理位置较远、待遇较低,发展平台小等原因,确实造成了农村学校优秀师资流失严重的问题。”据区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民侨工委主任陆巧珠介绍,因为师资、设施、位置等方面差异,秀洲区教育质量仍不够均衡,比如区本级教育质量高于各镇,全区北片教育质量高于南片,农村学校与学校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等。
“教育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段优秀师资流失严重”、“学前教育教师队伍不稳定”、“全区农村学校整体教育质量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品牌、特色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通过深入调研,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梳理出一条条影响全区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
“作为‘民生之基’,教育发展始终关系着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沈金富在与相关部门座谈时强调,一定要防止“教育工作差不多了”等满足现状、固步自封的思想,通过创新与实践,不断破解教育现代化发展中的难题。
群策群力
意见建议对症下药
在深入调研、梳理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人大代表提出的教育方面议案建议,在5月27、28日举行的区八届人大二十六次会议上,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针对在前期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许多实实在在的意见建议,为研究、推进、解决制约秀洲教育发展的难题各抒己见、群策群力。
“要研究制定稳定教师队伍的长效管理机制,完善相关政策,加大对农村优秀教师津贴补助力度,把优秀师资培养起来、留下来”,“要根据实际需要,每年组织事业编制幼师招聘,逐年提高学前教育教师在编比例,稳定幼儿教师队伍”,“要强化教师能力建设,不断提高学校(幼儿园)管理水平、教育质量及教师专业水平”……审议中,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成为区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的共识。
针对教育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区人大常委会建议继续加大教育投入,有计划地改造完小设施,达到省标准化学校相关要求。加快推进在建学校项目进度。在城市建设、新市镇建设规划中,提前进行教育等配套设施规划,提升区域宜居度。落实住宅小区配套幼儿园“三同步”,即配套幼儿园与小区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引导、激励、督促民办新居民子女学校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升办学水平。
“教育现代化不单单是硬件的投入,更重要的是软件的建设。”区人大常委会建议,要推进学校内涵发展,以制度建设为突破口,激发学校创新活力,深入实施学校精细化管理,稳步推进小班化教育。以转变教学方式为重点,做细做实做优“轻负高质”教学。以搭建专业发展高端平台为抓手,创新继续教育模式,提升教师实施新课程能力,逐步实现秀洲教育“一校一品”、均衡优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现代化目标。
“下一步将围绕进一步重视教育发展、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等方面,加强审议意见跟踪督办,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田园新秀洲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冯家俊表示。 随着浙师大附属秀洲实验学校开工建设,秀洲优质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展。围绕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和现代化发展,近年来,秀洲区坚持以基础教育为重点,扎实抓好区域教育改革与创新,全区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秀洲区正在全力创建省级教育现代化区。根据2012年出台的《嘉兴市秀洲区创建教育现代化区实施方案》,到2014年底,秀洲区力争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到2018年底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
今年对于秀洲教育现代化发展而言,是查漏补缺、巩固提升之年。在踏上创建教育现代化区征程的两年时间里,秀洲教育现代化区建设成效如何?存在着哪些制约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瓶颈?为了给全面实现教育现代化打下基础,这些瓶颈又该如何突破?秀洲区人大常委会将全区教育现代化发展情况列入了2014年监督工作计划,并于4月中旬开始,围绕教育保障、人才培养、教育公平、教育质量、教育创新等方面开展了全面、深入、细致的调研,一项项成绩欢欣鼓舞、一个个问题说到实处、一条条建议有的放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