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天,秀洲区人大常委会全体组成人员分为三个视察小组,实地察看了五个乡镇以及秀洲新区、工业园区部分“清三河”河道治理情况,听取各镇、秀洲新区、工业园区关于“五水共治”推进情况的汇报,座谈讨论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听取相关意见建议,以看、听、议三位一体的方式对全区“五水共治”推进情况开展视察。
在王江泾镇古塘村,沈家浜平静的水面上倒映着生态护岸上郁郁葱葱的香樟树,这条原来的垃圾河如今已经脱胎换骨。“原来这条河的污染源有哪些?”“采取了哪些整治措施?”“如何巩固河浜的治水成效?”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冯家俊向该村党支部书记陈永明抛出了这些问题。
据了解,沈家浜是古塘村今年重点整治河道之一,从去年12月份开始,通过采取喷水织机淘汰处理、生活污水集中纳管、河道全面清淤等综合措施,彻底清除了主要污染源。视察组对该村积极发动家庭主妇参与卫生保洁,实行家庭房前屋后垃圾、黑臭水沟包干处理的“治污责任田”制度给予了肯定。
视察走到哪,问题问到哪。“建这样的生态护岸有什么好处?”“在工作推进中,哪些措施发挥了关键作用?”在油车港镇百花庄村,通过共商、共治、共管等措施,原来生活垃圾、露天粪坑、水葫芦严重的道人浜现在已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之景。
短短一天时间,由冯家俊带队的第一小组马不停蹄地视察了王江泾、油车港两镇9条河道的整治情况。在随后进行的座谈会上,冯家俊充分肯定了区、镇两级在推进“五水共治”工作中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在工作中总结的有益经验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推广。针对在视察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冯家俊建议,要一鼓作气,坚决打通“清三河”、喷水织机治理等工作的最后一公里,坚决不留“烂尾”,要坚持堵、管齐下,不断健全、落实长效管理,巩固“五水共治”成效,同时要扩大工作覆盖面,系统考虑、妥善解决工作推进中新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