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打油诗曰:“上下五千年,事物万万千;何事最销魂,当然数吸烟。”不消说,此诗作者肯定是一铁杆烟民。一直以来,烟民们将香烟视作“友谊的桥梁”、“寂寞的伴侣”、“提神的妙药”等等,大加“吹捧”,并为吸烟找各种理由。
他们说,古代文人墨客以烟为题的文章、诗词俯拾即是。黄之隽在《烟戒》中说:“思之不置,弃之可惜;如感狐媚,如蛊妖色。”烟作为馈赠和待客之物在中国古时甚至胜于酒和茶。陆耀《烟谱》云:“酒食可缺也,而烟决不可缺,宾主酬酢,先以此物为敬。”
他们说,在饭桌酒席上,香烟在你来我往中燃起,宾客的感情能在缕缕烟气中升华;人与人相遇相逢,无论是朋友、同事、亲人,总在刹那间,自然地递上一支烟,于点燃的瞬间,话就自然地从唇间流泻,少了陌生而多了亲切。
他们说,烟还是提神解闷的“尤物”。“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就是最流行的说法。甚至还有这样的描写:“我爱你,爱你洁白的身躯、自由的灵魂;你是我生活的知己、无言的伴侣;你是我思想的源泉、智慧的小溪;我爱你,我要不停地吻你,吻到海枯石烂直到你生命最后一息。”
正是在这样的“烟文化”熏陶下和对香烟的赞美中,我国的烟民数量一路飙升。有数据为证:近年来,当发达国家的吸烟率以每年1%至2%的速度下降时,我国的吸烟率却每年增长2%;全世界11亿烟民中,我国“贡献”了3亿多,居世界各国之首。这无疑是可怕的数据!
其实,烟民们对烟的种种美化,都是为自己吸烟所找的借口。我们要控烟,就必须先铲除烟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和所谓的“烟文化”。烟雾终将散尽,“伪文化”也必将随着烟雾而去。期待这一天快点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