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河道治得好,政府来奖励。前天上午,海盐向澉浦镇南山村、武原街道金星村、百步镇百联村等14个监测断面水质为四类水及以上的村(社区)发放“红包”,共计送出85万元。据了解,海盐奖励治水先进村的做法,在嘉兴全市开了先河。
10万元:
一个村(社区)能拿到的最大奖
根据监测,一季度澉浦镇南山村的水质为二类水,在全县参与水质考核的99个村(社区)中位居第一。南山村拿到了最高额的奖励——10万元。
南山村原本水质条件良好,村里也没有工矿企业,不存在企业排污的情况。不过,由于没有企业,村级集体经济的实力不强,这给需要大量人力物力投入的治水工作带来压力。
然而,一季度南山村不等不靠,“勒紧裤腰带”全力治水。“村里污水主要来源是畜禽养殖。去年实行‘三改一拆’以来,我们村拆除了全村的2000余平方米猪棚、2万平方米左右的鸡舍。”村党支部书记唐国林说。今年初,海盐打响“五水共治”行动,南山村先对河面漂浮物与河岸垃圾进行清理,之后又迅速投入到清淤、清沉船的工作中。仅用了一个月的时间,该村就完成了全村30多条河浜的疏浚工作。
唐国林告诉记者,今年“清三河”行动开展以来,村里在治水方面用掉4万多元,另外有一支5人组成的保洁队伍,需要长期发放工资,“这次能领到治水奖金,让我们的经济压力减轻了不少。”
据了解,一季度澉浦镇、武原街道、通元镇监测断面平均水质为四类水,位列全县9个镇(街道)的前3名。14个村(社区)监测断面水质为四类水及以上,分摊享受了海盐县财政有关治水经费奖励85万元,其中前3名获10万元奖励,另外11个村(社区)分获5万元奖励。
120万元:
每季度发放奖励的最大量
今年3月,海盐制定了《海盐县镇(街道)、村(社区)镇级以下河道监测点水质季度考核试行办法》(以下简称《考核办法》),将全县9个镇(街道)、99个村(社区)的河道监测点水质纳入考核范围。依据《考核办法》,海盐又设立了水质季度优胜奖与进步奖,每季度安排120万元奖金对水质考核排名靠前、水质改善明显的村(社区)进行奖励。
水质季度优胜奖取“优于或等于四类水且水质指数比上季度升高小于20%”的村(社区),各奖励5万元,每季度可奖励15个。符合水质条件的村(社区)数量没有达到15个时,本着宁缺勿滥的原则,不再安排递补,只奖励符合条件的村(社区)。对于优胜村中的前3名,且水质达到三类水的村(社区)再奖励5万元。
水质季度进步奖取“排名前移大于3位且水质指数比上季度有所降低”的村(社区),最高限额10名,各奖励3万元。水质季度进步奖将从今年第二季度开始评比。
《考核办法》及两个奖项的设立,让海盐的村(社区)更加关心本村(社区)的治水成效以及在全县的排名如何。
百步镇百联村一季度水质排名第12位。村党委书记叶吴良介绍说:“虽然村里为治水做了不少工作,但是我们还有部分企业的污水要到今年底才能入网,生活污水管网建设也在进行之中,还没投入使用。我们能拿到一季度的奖励只能说是幸运。如果是第四季度,我们村能拿到这个奖励,我一定是理直气壮的。”
两个预期效果:
减轻村级压力促进比学赶超
奖励治水先进村(社区),制定这样的政策有着怎样的考量?海盐县“五水共治”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朱海洪表示,设奖的目的主要有两个:减轻村级集体经济压力、促进全县各村(社区)比学赶超。
据了解,根据相关规定,获奖的村(社区)可将奖金的20%用于奖励相关有功人员(人均不超过1500元/季度),其余奖金作为以奖代补用于补充“清三河”及长效管理工作经费。
“海盐部分村(社区)村级集体经济比较薄弱,但仍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积极进行治水。对于这样的村(社区),我们可以借助治水奖励的方式,减轻村(社区)在治水经费方面的压力,促进其接下来继续加大力度治水。同时,通过奖励,可以鼓励各村(社区)之间比学赶超,在良性竞争中提升全县的治水成效。”朱海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