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清明断雪,谷雨断霜”,20日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谷雨节气的到来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降水增多,身处全年第一个雨季之中的秀洲区也正式进入了汛期。
记者从区水文站了解到,秀洲区全年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匀,呈现“双峰型”特点,一年中有两个雨季和两个相对干旱期。
“第一个雨季出现在3月中旬至7月上旬,120天左右,平均降水462至478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43.9%。其中3月至5月为春雨期,6月至7月初为梅雨期。”据区水文站有关专家介绍,第二个雨季出现在8月中旬至9月中旬,40天左右,平均降水205毫米,主要是由台风影响和极峰大雨带南撤所致,称台风雨型,介于两个雨季之间的是两个相对干旱期。
各大水利工程建设统筹推进
随着进入汛期,秀洲区防汛防旱准备工作也进入全面发力期。在八字港八字桥段中小河流治理项目的万民村段,河道清淤已经全面完成,并在加高加固之后的河堤两岸种下了整齐的树苗。据了解,八字港是新塍镇西南片区最重要的一条防洪灌溉河道,八字港八字桥段项目已完成堤岸加固加高90%,完成土方清淤约30万立方,形象进度完成95%,累计完成投资700万元,通过整治之后将有效提升河道泄洪、行洪能力。
随着洛东圩区整治工程于3月中旬进场施工,秀洲区三大圩区整治工程全部进入建设期。“洛东圩区建成后将保护圩区内8个行政村,2.34万人,共计2.55万亩耕地,在20年一遇防洪标准、10年一遇排涝标准下免受洪涝灾害。”据区水利局工程建设科有关负责人介绍,王凝圩区整治工程(秀洲片)和王新圩区一期整治工程已分别完成形象进度40%、85%,全区防洪排涝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围绕“五水共治”的总体部署,秀洲区编制出台了水利建设三年行动计划,计划三年投入资金12个亿,推进防洪排涝工程、供水完善工程、节水灌溉工程、水生态治理工程及基础能力工程等“五大”工程建设。目前,2014年度50公里堤防加高加固工程实施计划及建设任务已分解安排到各镇,由各实施主体开展前期工作,全区5个镇的水毁修复工程均进场施工,预计主汛期前可完成80%以上的工程量。
汛前各项基础准备扎实到位
133个村、社区对应133名行政责任人。4月初,区防汛防旱指挥部对秀洲区2014年基层防汛防台体系行政村(社区)行政责任人名单进行了登报公示。自2010年秀洲区建成基层防汛防台体系以来,形成了以镇分片、片到村、村到自然村组及企事业单位和工程管理单位的防汛防台网格,有防汛任务的企事业单位、自然村组建立基层防汛防台网格数达到1574个,区、镇、村三级防汛防台抗旱体系不断健全。
为在第一时间反应、有效应对洪涝灾害中出现的险情,区、镇、村逐级建立防汛抢险队伍,目前已有区级抢险队伍两支、91人,镇(街道)、村(社区)抢险队伍146支,抢险人员累计2264人。同时,全区设立避灾点139个,储备麻袋、编织袋76万只,潜水泵2338台,以及充足的救生衣、铁铲、木桩等防汛物资。
秀洲区地处东亚季风区,第一个雨季受华南静止锋等天气系统影响,第二个雨季受台风等热带系统影响,为提高在汛期复杂气候变化以及水情变化中的决策科学性,秀洲区投资30万元实现防汛会商系统全覆盖,完成全区8个水情遥测站的建设和升级改造,水雨情信息进入省防汛通信平台,实现省、市、县三级共享,水情遥测信息准确率达95%以上,通过熟练应用雨润3000遥测系统等现代化水文观测技术,为防汛决策提供可靠的科学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