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初以来,市区公共自行车屡遭“黑手”,截至昨天已有150多辆遭人为破坏。公共自行车倡导绿色、环保出行,可以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促进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公共自行车遭人为破坏,不仅有损城市文明形象,也考验着市民的公共意识。
公共自行车屡遭破坏看似一件小事,折射出的却是某些市民公共意识的缺乏。在我们身边,除了公共自行车,还有小区健身器材、窨井盖、垃圾桶等一些公共设施无端被破坏。更有一些人在埋怨生态环境的同时,无视环境的保护,在公共场合乱扔垃圾,随意践踏草地等等。其实,这就是部分市民公共意识缺乏、公德心缺失的具体表现。
城市公共事业的推进,最终是为了让百姓受益,它进行得如何,能否让百姓得到更多实惠,不仅需要政府的规范管理和监督,还需要市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以打造公共自行车服务体系为例,在杭州,因为市民的爱护和广泛参与、支持,杭州成为“自行车之城”样本,而太原、无锡等地的公共自行车,却因市民漠视,一度陷入尴尬,最终受损的还是百姓。
城市是市民的城市。在嘉兴,市政府每年都会拿出巨额资金用于公共事业的打造。就嘉兴而言,“三改一拆”、“五水共治”、“城市治堵”都是市委、市政府的重点工作,目的都是让我们的城市“水更绿、天更蓝”,百姓的生活更美好,这也是嘉兴目前最大的公共事业。这些公共事业能前行多远,更多的需要全体市民的积极参与和支持,需要市民的公德心和公共精神来支撑。只有每个人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的城市生活环境才会越来越好,生活质量才能越来越高。
诚然,市民公共意识的形成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有关部门要加强舆论引导,培养市民对于这座城市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不断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在加大宣传的同时,有关部门也应该加强管理和监督,对于公共设施的恶意破坏者,要加强惩罚力度,情况恶劣者要追求其刑事责任。“城市是我家,爱护靠大家”,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需要广大市民身体力行。唯有如此,城市公共事业才能更好推进,才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