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夏天下水到次年清明,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劳付出, 积下了风湿等职业病
(姚建雄 摄)
最近这段时间,莲藕是菜场里生鲜蔬菜中的“新生力量”。每天,菜农进来新鲜的莲藕,摆上摊位,等待顾客。
而这些莲藕在运送到菜场的前一天清晨,还静静地躺在泥塘里,等待辛勤挖藕人的到来。
清晨下水,午间收藕,下午运至集市售卖。挖藕人几十年如一日,手指关节因挖藕时的用力方式而呈现“职业手型”,双腿的风湿是水里泡出来的职业病。在禾城郊外的水塘里,记者找到了几位挖藕人,他们都和藕打了几十年交道。
清晨: 挖藕
清晨4点多,天刚蒙蒙亮,不少人还在睡梦中,王江泾沈家桥村的多处荷塘里,几位挖藕人已经穿上护具,迈入荷塘……
上周末,因雨水的关系,空气里仍有些雾气。塘中荷叶郁郁葱葱,意味着塘底正孕育着莲藕,齐人高的叶片随微风摇曳着,这时如果有人在荷叶中穿行,真的是很难被发现。
好在有村民指引,在新塍公路附近的荷塘,记者找到了几位挖藕人。
十几亩荷塘里,部分荷叶已被砍倒,耷拉在水面。上午八九点钟,水面上已经浮有上百根莲藕,大的有四五节长,小的有两三节长,节节相连,似乎诉说着挖藕人一早的成果。
水中正在工作的是挖藕人朱师傅,安徽芜湖人,挖藕挖了30多年。两个星期前,老乡请他来嘉兴挖藕。
荷塘水齐腰高,但因莲藕长在淤泥底下,朱师傅很小心地向前挪着步伐。他时不时向淤泥中探下手去,小心地用水枪为藕“松土”,在淤泥中,用手估摸藕的大小,冲开淤泥后,将整根藕拔起。
“技术不难,关键是熟练。新手容易掰断藕,这样就卖不了了。”朱师傅说。
朱师傅还告诉记者,农历六月,藕就开始成熟,这一下水就挖到明年清明。到了冬季,下水就得穿上皮袄。可即便如此,长年累月下来,风湿已成了大多数挖藕人的职业病。这些天已有了些初秋的凉意,气温也相对上个月明显降了不少,即使穿着防水护具,长时间泡在水里,体感还是很凉。
等清明过后,翻整泥塘,就能重新下“藕种”,待到小满,就可以开始去叶。“去叶大约需要15天,这叶子一去,藕上的红锈就能消下去变成白藕,白胖些也好卖许多。”
中午: 收藕
快到中午时分,在沈家桥村另一处荷塘里,荷塘承包户于景舵已开始收藕。今年已是于景舵在嘉兴做藕生意的第四年,他在沈家桥村承包了70亩水塘。
因受今夏高温影响,藕田产量是增加了,但于景舵却有些忧虑。另外,酷暑天雨水少,他不得不开泵灌水,因此电费成本上去了。
“今年气温高,藕在泥里待不得,容易坏,因此要赶紧挖。虽说这产量上去了,但大家都在一个锅里吃饭,竞争激烈。这么一来,批出去的价格就普遍低了下来,外加电费开销不小,利润薄啊。只能靠勤快,自己多赶几趟批发市场。但怕卖不完,也不敢多挖,每次七八百斤已经是极限了。”
因人手紧俏,老家许多相熟的挖藕工都被别人聘去,于景舵只聘得一位师傅。“老师傅也姓于,刚来没几天。最近人工开销也大,一个工人300元一天,不敢多聘。”
和朱师傅不同,这位老师傅是靠手工挖掘,几十年挖藕工作下来,手指中嵌下洗不净的污泥,指关节也比常人粗了许多。
于景舵一边说话,一边手脚不停,熟练地往三轮货车上装藕,不知不觉已装满一车。
“和莲花池里的莲藕不同,我们种的是菜藕,只结藕,不产莲子。”于景舵望着荷塘说道。
近50岁的于景舵称,在他老家芜湖,藕并不算特产,在饭桌上也并不像海鲜之于渔民那样重要。之所以他和老乡们挖了几十年藕,是因为从他们父辈起,不少人就靠着挖藕谋生甚至致富了。
来嘉兴前于景舵曾在上海种藕10年,除此之外,他还有数十年的挖藕经历,也辗转了多个城市承包荷塘种藕。“我们那,不少家庭都在从事这个行业。做久了这行,就都认识。老朱挖的那片荷塘是我侄子承包的。每到藕收获的季节,我们就回老家叫人。”
但如今,在于景舵老家,从事这个行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少。
“我们的下一代已经逐渐不再靠挖藕为生,毕竟是辛苦差事啊!像我儿子,如今大学毕业了,也在老家县城找到了工作。”于景舵谈到儿子,充满思念和自豪。
下午: 上市
大藕1-2元钱一斤,小藕几毛钱一斤。
不等吃过午饭,于景舵就要把塘中收来的藕拉去集市上卖。
“有时运气好些,当天没什么人拉藕去市场,能卖到2元多钱一斤。但有时拉去的人多,莲藕丰收,藕价就贱了,可能只有1元钱左右一斤。甚至还有卖不完的,我就再拉到附近菜场,看有没有摊贩收。”于景舵说。
记者在菜场发现,每天根据批发价格不同,菜贩都会微调当日的藕价。近期藕是时鲜货,每斤价格在1.7元上下浮动,总体还算便宜。“在江浙沪这一带,嘉兴因为产量较大,藕相对便宜些。”于景舵解释道。
菜场里,多数出售的藕是用水洗过的,白而圆润,也有少数几家卖穿着“泥衣”的藕段。于景舵对此的经验谈是,带泥的藕更易保存,就是卖相差一些,因此自己塘里的藕都会让妻子水里洗过再拿去市场上卖。“我那70亩水塘,产量好能产10吨左右的藕。但成本越来越高,利润变得很薄,今年能保本就很不错了。”他说。
到了晚上,这些当日采摘的莲藕就会走上市民家的餐桌。糯米糖藕、排骨炖藕汤、炒藕丝这些都是禾城老百姓的家常菜。多少人知道这盘中藕的背后,是挖藕人数十年如一日的辛劳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