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在这里生活久了,对这里的一草一木、一街一铺都充满了感情,我心目中的新型城镇,应该是带有一种田园牧歌式情怀的、有灵魂又活力无限的小城市。”一位在西塘生活了39年的中年人在电话中说,“城市化文明不应该排斥田园生态的元素,两者不是‘靠背’而是‘面对面”的关系,我觉得,未来的小城市是繁华和清丽的结合体……”
连日来,众多读者纷纷致电本报,就嘉兴城镇化发展的方向、路径和定位目标进行了热烈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对即将举办的嘉兴首届新型城镇化(小城市培育)论坛充满了期待,同时也热切呼唤即将与会的专家能够指点迷津,亮出符合嘉兴历史文化和地方产业共融共生的小城市发展精彩答案。
宜居宜业、和谐美丽
新余新的“八字”方针
静谧繁忙的工业园区、四通八达的交通线路、时尚靓丽的商场店铺、错落有致的广场公园……集聚人口已达6万人的余新镇,先后荣获“全国小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全国文明镇”、“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乡镇”、“全国企业投资环境最佳乡镇”等荣誉称号,今年更连续5年跻身嘉兴市十强新市镇行列。
“作为嘉兴的南大门,拥有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的余新镇是当之无愧的浙北枢纽,我们的目标是,化区位交通优势为产业发展优势,多渠道积极构筑产城融合经济体,打造集聚水平高、城市功能全、经济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的宜居宜业、和谐美丽的现代化小城市。”对新余新未来的发展目标,余新镇党委书记高丹霞这样定位。
城市繁华需要与产业集聚相结合,余新的城镇化发展路径有两条——产业化和统筹城乡。高丹霞介绍,余新的三大产业之比大略在1:7:2,按照做精一产、做强二产、做大三产的战略目标,农业实行集约化发展,目前21平方公里的现代农业园区已具雏形,23家现代农业主体先后入驻;以五金塑料配件、包装、服装、电子电器和农业器械等为主导的传统二产产业,在新一轮的转型升级中实现了“腾笼换鸟”,目前2.2平方公里的特色电动产业园亦初具规模;通过多年努力,第三产业开始发力,3平方公里的世合新农村小城镇开始开发,建成区约6平方公里的“两纵三横”城市道路框架也已基本形成,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设施更加齐全,以新农村和新社区为基础的“两新”建设进展顺利,小城镇品位不断提升。
如何让城镇变得更繁荣更清丽?“繁华在这头,恬静在那头,嘉兴要打造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小城镇应当做开路先锋,产业发达、紧邻城市、生态优美的余新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高丹霞对新余新的未来发展充满遐想。
千年西塘:
古镇踏上富民旅游之路
千年古镇西塘的城镇化之路,与其旅游产业息息相关。旅游业不仅带来了世界各地的游客,还吸引了眼光独到的投资客,也为本地企业家提供了更多机会,更给西塘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今年上半年,江南六大古镇,只有西塘的门票收入实现了35%的快速递增。”西塘镇党委书记郁伟华说,西塘景区16年来的发展历程,就是西塘镇城镇化的一个缩影。
西塘景区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从1997年到2003年,是古镇旅游的探索阶段;从2003年至2008年,是西塘旅游打基础的5年;2008年以后,则是西塘旅游发展的黄金期。2012年,西塘景区实现门票收入7500万元,而今年1至7月份已完成旅游门票收入5769万元。郁伟华说,西塘目前正在争创全国“5A”级旅游景区。成功之后,景区内的居民都将生活在“5A”景区里面,“他们既是建设的参与者,也是获益者,这正是‘西塘模式’的魅力所在。”
除了做好以古镇区为核心的旅游主体产业和配套产业协同发展,西塘还同时实施“东扩、南延、西优化、北调整”的城市发展总体策略,打造“一中心,四组团”的未来版图。东侧以占地1000亩的祥符荡为依托,通过十里港为纽带与古镇相连,将成为古镇旅游新的增长点;南侧新城区,将发展现代商贸和城市综合体;西侧以电子信息产业园为平台,培育新兴信息电子产业群;北侧以大舜服装辅料创业园为平台,培育纽扣产业群。
在城镇化的道路上走到现在,郁伟华最大的感触是“不要急”,他说:“我们也受到土地等要素制约,但从另一方面来讲,这让我们更珍惜每一块土地,也要求我们用心去经营好每一块土地,因此在业态的引进上我们也更严格。”